日前,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国投系基金媒体座谈会上获悉,截至2025年3月,国投系基金累计投资1175个项目,助力296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其中科创板上市143家,突破323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319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
据了解,国投集团聚焦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等战新产业重点领域,以基金投资加快产业培育。旗下在管基金共50只,基金管理规模超过2700亿元,其中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有11只,规模超过2300亿元,占总管理规模84%。
构建全链条基金生态
国投集团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成立于1995年,30年来始终坚持“为国而投”,服务国家战略。2022年正式成为首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国投系基金类型已经从单一股权基金扩展到覆盖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母基金、并购基金的全链条生态,形成“四创”(国投创益、国投创新、国投创合、国投创业)协同共进的局面。
“国投创新聚焦制造强国、国投创业深耕科技创新、国投创合搭建母基金生态平台、国投创益扎根乡村振兴。它们同频共振,发挥战略协同的乘法效应,形成了国投系基金的核心竞争力。”国投集团基金事业部副主任郭庆齐说。
重仓战新产业
在集成电路领域,国投系基金围绕国家重大专项,投入278亿元重仓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从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到下游应用,累计投资拓荆科技、中微公司、寒武纪、粤芯半导体等336个项目。
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国投系基金投入298亿元,投资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领军企业100家,充分带动社会资本,共同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领跑全球赛道。
在生物医药领域,国投系基金聚焦化学创新药、抗体药物、基因治疗等前沿赛道,累计投入263亿元,投资信达生物、迪哲医药等214个项目,打造生物医药创新高地。
“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基金投资灵活高效与产业资本的长周期优势,与国投种业共同开展并购整合,加快集团在生物育种领域的布局。”国投创益副总经理夏兵说。
在生物制造领域,国投集团以“基金+直投”双轮驱动的投资模式,围绕工业菌种、酶制剂、小品种氨基酸、食品和营养添加剂等细分领域,按照“1+M+n”的总体框架加快搭建生物制造技术与产业平台。
5月16日,国投集团旗下首个生物制造控股研发平台——国投新质蛋白生物制造创新中心正式成立。国投系基金累计投资生物制造领域企业25家,总金额超过40亿元。国投集团在我国生物制造领域的影响力初步显现。
投早投小投长期
国投系基金聚焦创投行业“痛点”,坚定布局科技早期项目。
据了解,为了引导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国投系基金发挥“母基金+直投”优势,放大国家基金投资效能。
其中,国投创合子基金管理规模超过1200亿元,通过“母基金+直投”带动万亿元资金支持科技创新,累计培育了约4000家创新型科技企业,投资企业中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4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约700家,110余家企业已登陆科创板,上市企业总数超过23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