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三年亏损后,热景生物今年前三季度继续亏损,净利润为-1.09亿元。受益于创新药受追捧,公司今年以来股价大涨。不过,数名股东最近半年轮番进行大手笔减持。
热景生物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亿元,同比下降19.8%;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9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68.12%;基本每股收益为-1.23元。公告提到,报告期内公司业绩下滑,主要受到体外诊断行业集采政策影响,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和短期需求减少。
历史财报显示,2022年-2024年,热景生物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连续3年下滑。其中,营收同比依次下滑33.76%、84.78%与6.74%;2022年与2023年净利润依次下滑56.78%、97.1%,2024年公司由盈转亏,净利润为-1.91亿元,这也是公司上市后首次出现年度亏损。
公开信息显示,热景生物创立于2005年,是一家聚焦生物医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涉及研发、生产和销售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2019年9月,公司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公司所属的IVD(体外诊断)板块指数(申万)今年以来累计上涨8.25%;成分股方面,热景生物是其中表现最好的,年内累计涨幅(前复权)高达159.48%,也是目前唯一一只涨幅翻倍的成分股;公司最新总市值为149亿元,在成分股中排名居前。不过,从销售毛利率看(数据来源为相关公司发布的最新财报),IVD上市公司平均销售毛利率接近57%,其中最高的两家毛利率超过80%;而热景生物的毛利率为55%,在同业上市公司中居中等水平。
年内公司股价大涨,股东轮番趁机套现。7月18日至8月1日,公司二股东周锌减持约179.7万股,减持总金额约为3.19亿元。
今年8月,热景生物公告称,因自身资金需求,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林长青拟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合计不超过1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787%。林长青一致行动人青岛同程热景企业管理咨询合伙在4月15日至6月5日期间累计减持180万股,减持总金额约2.14亿元。同花顺数据显示,9月以来林长青在二级市场累计减持近91.04万股,预计套现金额接近1.7亿元。
东吴证券分析师朱国广表示,公司创新布局心脑血管领域,在肿瘤、神经、心血管领域均有靶点发现和管线产出,产品布局全面。预计热景生物2025-2027年将实现收入5.42、5.97、6.6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22、-0.14、0.16亿元;其主业IVD、创新药及小核酸平台合计有望贡献480亿市值。
开源证券分析师余汝意指出,其参股公司舜景生物日前完成Ib期临床,差异化创新将助力公司崛起。
在风险提示方面,两位分析师提到可能存在产品研发失败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集采风险、创新药研发及竞争格局变动的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