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芯微港股闯关成功,是国产模拟芯片的里程碑”
“这标志着中国Fabless模式在高端模拟赛道真正走向国际资本舞台。”
“但3亿至4亿美元募资额,在当前流动性环境下,会不会成为压弯港股科技板块的最后一根稻草?”
事件概述
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芯微”)近日已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及建银国际。该公司采用无晶圆厂(Fabless)运营模式,专注于芯片设计与研发,晶圆制造及封装测试环节由外部合作方完成。其产品覆盖汽车电子、泛能源(工业及光伏等)及消费电子领域,主要分为传感器、信号链芯片与电源管理芯片三大类,并可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此次上市进展标志着纳芯微在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其业务模式与产品布局契合当前半导体国产化及汽车电子高景气度的行业趋势。若成功上市,募资或将用于技术研发、产能合作及市场渗透,但具体融资规模及估值需待招股书披露。短期来看,事件可能提振半导体设计板块关注度,尤其是与汽车电子相关的标的;中长期则需观察其技术迭代能力及下游需求持续性。目前尚未披露财务数据及发行时间表,投资者需关注后续招股文件以评估其盈利潜力与估值合理性。
事件分析及观点罗列
纳芯微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将提升半导体板块热度,并为投资者提供新的优质投资标的。 纳芯微作为中国领先的模拟芯片设计企业,其上市将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半导体行业,尤其是模拟芯片细分领域。其产品覆盖汽车电子、泛能源、消费电子等领域,具备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选择。
纳芯微上市可能带动相关产业链企业股价上涨,但也存在市场资金分流和股价波动的风险。 其产品已进入比亚迪、蔚来等主流车企供应链,与阳光电源等头部企业合作,其上市可能带动上下游企业股价上涨。同时,纳芯微拟募资3亿至4亿美元,可能短期内分流市场资金。此外,纳芯微在A股上市时股价波动较大,港股上市后可能再次引发市场波动。
纳芯微的上市反映了中国模拟芯片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进口替代的广阔空间。 2023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达832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42%,进口替代空间广阔。纳芯微在数字隔离芯片、磁传感器等细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打破欧美企业垄断,展示了中国模拟芯片的崛起。
相关题材及人气个股
该事件与半导体、汽车电子、泛能源及国产替代题材密切相关,涉及多个近期市场活跃的个股。
思创医惠(300078)原主营医疗信息化业务,现已剥离该板块,聚焦物联网领域发展。2025年11月17日公告,第一大股东路楠拟将其持有的5.61%股份协议转让给由公司董事兼总经理魏乃绪控制的苍南芯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同时股东思加物联将所持5.72%股份的表决权不可撤销地委托给苍南芯盛行使。交易完成后,魏乃绪通过苍南芯盛和一致行动人苍南芯创合计拥有公司13.18%的表决权,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苍南县工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1亿元,占苍南芯盛33.33%份额。11月18日股价实现20cm涨停。
同益股份(300538)主要从事中高端化工及电子材料的分销与技术服务,ABS板材和PA加纤板材已应用于机器人、机器狗的外壳及内部结构件。2025年11月18日主力净流入达1.40亿元,当日股价上涨11.82%,盘中一度触及涨停价。公司明确表示暂未与英伟达开展合作。
航天发展(000547)主营业务涵盖数字蓝军装备、海洋信息装备、网络空间安全、微系统产品等军民融合方向。因“海峡两岸+军工”概念受关注,2025年11月18日登上龙虎榜,净买入额达2.46亿元,占总成交5.34%,股价涨停,实现3天3板。
亚翔集成(603929)主营为IC半导体、光电等高科技产业提供洁净厂房建造服务,客户包括中芯国际、台积电、长鑫等。中芯国际三季度产能利用率高达95.8%,推动市场对扩产预期升温。11月18日股价涨幅10.00%,实现3天2板。控股股东为台湾上市公司亚翔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实控人为中国台湾籍姚祖骧。公司当日公告股东EVER CREATIVE已减持13万股。
永鼎股份(600105)业务覆盖光缆、汽车线束及高温超导材料。旗下东部超导科技专注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可用于托卡马克装置磁体系统。受“人造太阳”ITER项目突破消息刺激,11月13日盘中触及涨停。11月14日融资买入额达2.02亿元,两融余额处于历史高位。11月18日因CPO概念反弹再度被资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