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人工晶体龙头在今年一季度似乎遇到了困难。
4月22日晚,爱博医疗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去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增速分别超过48%和27%,与此前发布的业绩快报基本一致,出乎市场预料的是,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9255.81万元,同比减少10.05%。
近年罕见的单季度业绩下滑背后,是公司明星产品增长放缓。公司一季报显示,人工晶状体国家集采政策落地后,手术价格、人工晶状体出厂价格下滑。在近视防控领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公司因此下调角膜塑形镜的出厂价格。
据公司2024年年报,公司新布局的隐形眼镜业务的毛利率不足明星产品(人工晶状体、角膜塑形镜)的1/3。虽然收入同比增长211.84%,但这似乎抚平不了投资者的焦虑。公司一季报披露后次日(4月23日),爱博医疗股价跌停。
4月23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公司公开电话希望采访了解更多信息,并按要求发送了采访邮件,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去年 OK镜收入首次超过隐形眼镜
2024年,爱博医疗实现营业总收入14.10亿元,同比增长48.24%,实现归母净利润3.88亿元,同比增长27.77%,二者金额均创历史新高。
不过,作为国内首家高端屈光性人工晶状体制造商、第二家取得OK镜(即角膜塑形镜)注册证的企业,爱博医疗在资本市场傍身的两大明星产品,出现了增长稍显乏力的信号。
首先是人工晶状体。去年,人工晶状体国家集采政策陆续落地实施,公司的“普诺明”“全视”等系列人工晶状体销量同比增长44.93%,但营业收入只是同比增长17.66%。
分品类看,“全视”多焦人工晶状体作为被纳入集采的唯一一款国产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中标价为2880元/片,作为高端产品,虽增长迅速但占比仍较低。据报道,公司临床需求量最大的人工晶状体产品——非散光单焦点晶体,被纳入集采后价格从2500元/个降至近800元/个。因此,销量增长未能拉动该类产品的营业收入增长。
角膜塑形镜为爱博医疗之前的第二大产品。去年,“普诺瞳”角膜塑形镜的销量和收入同比增速均为个位数。受竞品增加等因素影响,角膜塑形镜使用量增速自2023年开始有所放缓。
在去年10月召开的电话会议中,公司方面曾表示:“公司旗下普诺瞳OK镜三季度仍实现个位数增长,相比同行业来看,是来之不易的成果。从长期来看,虽然未来OK镜增长空间不如之前,但公司认为OK镜长期(看)还是有一定发展空间。”
因此,爱博医疗在近视防控方面推出了多种规格的离焦框架镜和离焦软镜等产品,并在视力保健业务板块发展隐形眼镜业务。去年,近视防控产品、视力保健业务板块的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0.79%和211.84%,隐形眼镜业务收入在总营收中占比达到30.21%,首次超过角膜塑形镜。
隐形眼镜毛利率天花板待打破
从2021年起,爱博医疗通过陆续收购江苏天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优你康光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你康)和美悦瞳(杭州)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进军隐形眼镜业务。
不过,从公司2024年年报看,作为继人工晶状体和OK镜之后的第三大业务,隐形眼镜的行业毛利率为26.18%,远低于人工晶状体的89.16%和OK镜的85.68%。
根据《2025隐形眼镜行业报告》,国内线上隐形眼镜市场高度集中,国际品牌如博士伦、强生以品质口碑构筑壁垒,而“moody”“可啦啦”等国内头部品牌则通过精准捕捉“Z世代”审美偏好,在彩色镜片赛道中脱颖而出。
目前,爱博医疗的核心产品是“澜柏”“奥克拉”“TOPPOP”等品牌的透明隐形眼镜(蓝片)、彩色隐形眼镜(彩片),并提供产品代工服务。
根据去年10月的电话会议记录,优你康拥有硅水凝胶产品注册证,但因为获证时间较早,和国际巨头的进口产品略有差异。公司表示,未来计划通过生产工艺改进提升产品效果和品质,同时通过开发差异化产品维护较高毛利率,各类产品后续会陆续上市,预计自研的硅水凝胶白片在2025年取证,硅水凝胶彩片在2026年取证。
记者注意到,爱博医疗最近还有一项2.85亿元的定增,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隐形眼镜及注塑模具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项目实施地点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
爱博医疗此前介绍,视力保健业务的现有市场机会和终端消费者不断增加,需持续进行规划及投入。随着募投项目陆续投产,公司产能规模扩大,单位成本下降,预期隐形眼镜业务毛利率也将随之提升。
资料显示,该“隐形眼镜及注塑模具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计划建设周期为3年,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52亿片隐形眼镜和5亿套公母模的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