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0月15日电(胡晨曦) 海光信息披露科创板首份2025年度三季报,公司单季度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再创新高,率先迎来业绩“开门红”。同日,正与海光信息推动吸收合并的中科曙光也发布了前三季度的业绩快报,营收、净利润均同比增长。此外,多家半导体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近期已提前预告经营佳绩。
海光信息三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双双创新高
海光信息今日盘后发布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单季度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再创新高。
公告显示,海光信息第三季度营业收入首次突破40亿大关,约40.26亿元,同比增长69.6%,环比增长31.38%;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94.9亿元,同比增长54.65%。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实现7.6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04%,环比增长9.26%;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9.61亿元,同比增长28.56%。
亮眼的业绩数据清晰地表明,在国产算力需求爆发的背景下,海光作为头部厂商正在全力抢占市场版图。
关于三季度的业绩增长原因,海光信息表示,该公司通过与整机厂商、生态伙伴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深化合作,加速客户端导入,推动高端处理器产品的市场版图扩展,实现了公司营业收入的显著增长;同时,公司产品的市场销售大幅提升,带动年初至报告期末以及本报告期利润总额显著增长。
除盈利指标亮眼外,海光信息多项关键财务数据同步向好。财报显示,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22.55亿元,同比激增465.64%;截至三季度末,公司预付款项与存货合计91.20亿元,合同负债达28亿元,进一步印证国产算力行业高景气度与龙头企业技术转化实力。
与此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前三季度研发投入29.35亿元,同比增长35.38%,围绕新一代海光通用处理器芯片设计、海光处理器关键技术研发等项目的研发进度加快,创新动能持续迸发。不过,研发投入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4.4个百分点,一方面反映收入基数扩大,另一方面也需关注后续研发投入强度的持续性。
海光信息在今年第二季度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目前高端处理器的国产化率在增量空间以及存量替代方面加速明显。公司将继续深化与现有重点行业和领域客户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市场版图。同时,积极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和应用领域,通过不断研发创新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扩大市场覆盖范围,更大程度地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和先机。
截至今日收盘,海光信息收涨5.91%,报241.05元/股,最新市值超过5600亿元。
多家公司三季度业绩预喜
在海光信息交出亮眼三季报业绩的同日,中科曙光发布了前三季度业绩快报,营收、净利润均同比增长。另外,多家半导体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近期已提前预告经营佳绩。
中科曙光前三季度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88.04亿元,同比增长9.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5亿元,同比增长24.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6.79%。公司表示,公司通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解决方案,不断提升运营效率,保持了经营业绩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正在推动吸收合并一事。根据此前披露的交易方案,海光信息将向中科曙光的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交换该等股东所持有的中科曙光股票。本次合并完成后,海光信息将承继及承接中科曙光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海光信息因本次换股吸收合并所发行的A股股票将申请在科创板上市流通,中科曙光将终止上市。业内认为,此次吸收合并双方技术协同效应明显,生态优势进一步加强。
芯动联科公告显示,凭借产品性能领先、自主研发等优势,获得不同领域客户的认可,公司前三季度继续保持业绩快速增长,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16亿元至2.64亿元,同比增加约56.43%至91.19%。
受公司前期在端侧AI产品和海外客户布局的持续投入,以及新产品超预期出货的综合影响,泰凌微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66亿元,同比增加30%,实现归母净利润1.4亿元,增幅为118%。
此外,受益于CPU、GPU及AI芯片测试需求的强劲回升,集成电路测试企业伟测科技预计第三季度实现合并营业收入4.4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4.4%;前三季度实现合并营业收入10.8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6.22%,折射出芯片产业景气向上传导的良性趋势。
东海证券近日发布研报表示,9月份半导体行业持续回暖,价格涨幅扩大,关注AI算力、AIOT、半导体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存储涨价等结构性机会。9月份全球半导体需求持续改善,PC、平板保持小幅增长,TWS耳机、可穿戴腕式设备、智能家居快速增长,AI服务器与新能源车保持高速增长,需求在9月或将继续复苏;供给端看,尽管短期供给仍相对充裕,企业库存水位较高,但整体价格仍大多上涨,预计9月供需格局将继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