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海光信息加入了开放互联总线概念,这是什么性质的利好?这里需要科普一下了:
海光信息近期确实加入了开放互联总线概念,这一举措属于重大利好消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技术生态协同突破
海光信息于2025年9月13日宣布开放CPU互联总线协议(HSL),涵盖自研的【海光系统互联总线协议】及【switch卡间互联技术】,通过直连IP、开放协议和定制化指令集,实现与国内AI芯片的高效衔接。此举解决了国产算力生态离散化问题,统一了CPU与GPU、DPU等组件的互联标准,显著提升集群算力效率
二、产业影响与市场价值
生态整合:联合昆仑芯、寒武纪等主流GPU厂商及浪潮、联想等OEM厂商,构建国产算力统一标准,打破英伟达NVLink等国外技术垄断;
性能优势:HSL协议延迟降低50%、带宽高于通用PCIE,可支撑超节点化趋势(如72GPU+36CPU集群)和PD分离技术(Prefill-Decode解耦),提升推理效率
政策契合:响应《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对跨平台计算生态的要求,强化国产算力自主可控能力
三、企业战略与资本信心
股票激励计划:2025年草案设定2025-2027年营收增长目标为55%/125%/200%,覆盖879名核心员工;
技术底气:基于C86架构的自主迭代能力,海光已实现多代CPU商用,安全技术水平领先
综上,开放互联总线是海光从产品竞争转向生态协同的关键布局,短期可加速国产算力落地,长期有望重塑全球算力格局
开放互联总线概念解析
开放互联总线是一种用于连接计算机系统各功能部件的共享传输介质,其核心目标是实现不同厂商、架构设备之间的标准化通信。以下是该概念的关键要点:
1. 基本定义
开放互联总线是多个系统功能部件之间进行数据传送的公共通路,通过共享传输线实现地址、数据和控制信息的交换。它解决了传统两两连接方式导致的线路复杂问题,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互联的基础架构。
2. 核心特性
标准化通信:采用分层结构(如OSI七层模型)实现不同系统的互操作性
资源共享:所有连接设备通过总线共享同一传输介质
多主通信:支持多个主设备竞争总线访问权(如CAN总线)
模块化设计:通过分层结构将复杂通信功能分解为独立模块
3. 典型应用
CAN总线:汽车和工业领域广泛使用的多主总线,支持1Mbps通信速率
CANopen协议:基于CAN总线的应用层协议,实现设备互操作和复杂功能
系统总线:连接CPU与存储器、I/O设备的高速通道
4. 技术优势
降低系统复杂度,减少布线成本
支持即插即用和热插拔功能
通过仲裁机制解决多设备冲突问题
提供标准化的通信协议栈(如CANopen)
开放互联总线通过标准化和分层设计,成为现代计算机系统和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关键技术基础。
老铁们,这个开放互联总线协议,可以将国产算力CPU,GPU等整合起来,变成一种生态的存在,而不是每个厂家单打独斗,这将会极大提升和英伟达等的竞争能力,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举措!
老铁们,你们怎么看开放互联概念呢?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开放互联概念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