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迈股份三季度业绩表现低于市场预期。根据中金公司最新报告,公司单三季度收入3.18亿元,同比下降11.2%,环比大幅下降52.5%;归母净利润亏损0.75亿元,同比下滑230%。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为负值,这是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季度性亏损。
微逆业务出货量下滑是业绩承压的主因。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微逆出货约54万台,同比下降约30%,其中第三季度仅出货15万台。欧洲户用光伏市场需求疲软是直接导火索,更深层的原因在于阳台光伏市场正在向阳台储能市场转变,这种结构性变化正在挤压微逆产品的市场空间。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面临激烈竞争,公司在微逆领域仍保持龙头地位,预计前三季度该业务毛利率仍维持在45%以上水平。
储能业务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受电芯价格上涨影响,部分储能订单延迟至第四季度交付,导致前三季度储能业务确认收入约3亿元。但从订单情况看,公司在手订单充沛,覆盖户储、工商储、大储三种场景,产品线较为齐全。分析认为,随着国内储能市场需求释放,规模效应有望摊薄当前较高的研发和销售费用。
机构对后市判断出现分歧。中金公司下调了公司2025、2026年净利润预测66%和45%,分别至1.06亿元和2.42亿元,但维持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115元。这一目标价较当前股价仍有约7%的上行空间,对应2026年59倍市盈率。从估值角度看,当前股价对应2026年55倍市盈率,在科创板百元股中处于中等水平。
资金面数据显示,近期融资客对禾迈股份态度相对积极。10月31日融资净买入74.15万元,融资余额维持在3.62亿元水平。在科创板整体资金流出的背景下,公司仍能获得部分主力资金关注,说明市场对其长期价值仍存期待。
展望第四季度,微逆出货有望环比回升,预计全年出货量约80万台,虽同比下降20%,但较三季度低点有所改善。储能业务全年营收预计达到5-6亿元,将成为重要的业绩增长点。随着微逆行业库存去化完成,2026年公司出货有望恢复正常增长轨道。
当前节点,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欧洲户用光伏市场需求变化趋势,以及国内储能市场放量进度。这两个因素将直接决定公司业绩拐点何时出现。从行业角度看,光伏与储能的融合正在加速,企业能否快速适应这种结构性变化,将决定其未来在产业链中的位置。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