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迈股份Q3业绩爆雷,微逆出货腰斩拖累盈利
禾迈股份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大幅低于预期,引发市场关注。根据中金公司发布的最新研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3.23亿元,同比增长4.57%,但归母净利润却亏损0.59亿元,同比下滑124.07%。单看第三季度,收入仅为3.18亿元,同比下滑11.2%,环比更是骤降52.5%;归母净利润亏损达0.75亿元,同比扩大230%,环比恶化383%。这一表现主要受微逆出货量大幅下滑、储能订单延迟交付以及高企的费用投入三重压力影响。
具体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禾迈股份微逆出货量约为54万台,同比下降约30%;其中第三季度仅出货15万台。中金指出,这主要由于欧洲户用光伏需求疲软,同时阳台光伏正逐步向阳台储能转型,导致微逆产品市场空间被压缩。尽管如此,公司在微逆领域仍保持龙头地位,毛利率预计维持在45%以上,显示出较强的成本控制与技术优势。
储能订单充裕但短期承压,长期逻辑未改
值得注意的是,禾迈股份在储能领域的布局正在加速。目前公司已覆盖户用、工商及大型储能三大场景,产品线完整。虽然电芯价格上涨导致部分订单推迟至第四季度交付,但中金预计全年储能业务营收仍将达5–6亿元。从在手订单看,储能板块增长动能充足,明年有望随着国内市场需求释放而放量。
不过,当前阶段研发投入和销售费用较高,对利润形成明显拖累。中金也据此下调了公司2025年和2026年的净利润预测,分别至1.06亿元和2.42亿元,较此前下调66%和45%。即便如此,考虑到公司在微逆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储能赛道的成长性,仍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并给出115元的目标价,对应2026年59倍市盈率。
我怎么看这次调整?
说实话,看到禾迈这份成绩单,我并不完全意外。今年以来光伏产业链整体承压,尤其是海外户用市场萎缩已是共识。微逆作为高度依赖欧洲和分布式场景的产品,首当其冲。但我更关注的是公司的应对节奏——它没有死守单一业务,而是快速切入储能全栈布局,这种战略转向是积极的。
从资金面看,主力近期有小幅净流入迹象,股价虽处于空方主导区间,但已接近关键支撑位103.58元。我认为短期震荡难免,但若Q4微逆出货回升、储能订单顺利落地,存在估值修复可能。当然,风险也不小:光储需求恢复速度、竞争加剧和外贸政策变化都需紧盯。
总的来说,这次业绩下修是一次阶段性阵痛,而非基本面崩塌。我对禾迈的看法是:短期谨慎,中期观察,长期仍值得期待。毕竟,能在行业低谷期坚持投入研发、拓展新场景的企业,才有可能在下一轮周期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