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投影技术构建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模型在半空中悬浮,内部量子比特的排列与运作清晰可见;观众通过触控屏登录“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体验“量子优越性”带来的算力飞跃……11月20日至11月22日,2025量子科技和产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自2021年以来,量子科技和产业大会规模不断扩大,内容日益丰富,影响力持续提升。本次大会吸引力显著增强,今年参加展示的企业为117家,较去年增加64家,增幅近120%,展陈面积10000平方米,较去年翻一番;征集展品311件,较去年增加106件。
“2025量子科技和产业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系统展示了我国在量子科技领域取得的最新成就,也为下一阶段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信量子集团”)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各项行动方案的落地实施和创新网络的持续完善,我国量子科技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围绕量子通信、计算、精密测量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此次大会上集中展示了最新科技成果。
“公司推出国内首个面向千比特超导量子计算的仪器设备解决方案,包括电子测控系统ez-Q Engine 2.0和稀释制冷机ez-Q Fridge 1500等。”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基于该方案和“祖冲之三号”同款芯片,公司与中电信量子集团建成具备“量子计算优越性”能力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287”,通过接入“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首次面向全球开放应用服务。
在合肥漫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漫迪医疗”)展台,公司产品质量经理王春明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漫迪医疗借助具有极高灵敏度的量子传感探测器,研发出新一代OPM心磁图仪,采集人体心脏磁场信号,具有灵敏、快速、无创、无辐射的显著优势,可以更早期筛查冠心病。
值得一提的是,为强化量子科技的战略布局与协同能力,9家具备量子产业发展优势的国家高新区,在大会现场正式启动国家高新区量子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深化量子科技产学研融合、加速推动量子科技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
量子科技的成果转化,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持续赋能。以通信领域为例,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4年,我国量子通信行业投融资事件共27件,平均投资金额为1.3亿元。其中,投资事件最多的是2021年,为7件;投资总额最高的是2022年,为16.3亿元。今年以来截至9月份,量子通信行业投资事件共13件,投资金额合计超10亿元。
在本次大会的金融与产业对接专场上,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设立首支中央企业量子产业创投基金,未来将携手量子基金合作伙伴共同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加快培育未来产业,助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量子产业生态集群,推动量子科技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让金融为量子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活水。
“基金的作用在于撬动资本,通过采用‘母基金+直投’等模式,既支持早期初创企业,也能兼顾成长期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场景的持续丰富,量子科技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