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盘面,中微公司又冲了一把,最高摸到314块多,股价直接干回三百元关口。我看了眼数据,今年前三季营收80.63亿,涨了46.4%,净利润12.11亿,也稳稳跟上去了,同比增长32.66%。三季度单季净利5.05亿,同比增幅27.5%,这个节奏算是踩得挺准的。
有意思的是业务结构的变化。刻蚀设备还是基本盘,收入61.01亿,增长38.26%,不算慢,但真正炸裂的是薄膜设备——LPCVD和ALD这些,收入4.03亿,同比增长1332.69%。翻了十几倍啊,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说明公司在平台化布局上真不是喊口号,已经从单一强项往多线并进走实了。
而且技术层面也有突破。一个是存储芯片用的刻蚀机有了重大进展,另一个是薄膜设备本身性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这两个点加在一起,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国内先进制程和存储产线持续扩产的大背景下,中微的设备不仅进得去,还能站得住、跑得快。客户敢用、愿意用,才是硬道理。
再看研发投入,前三季度花了25.23亿,占营收比例超过三成,同比增速更是高达63.44%。这个投入力度,说实话,在整个A股里都算猛的。尹志尧老爷子之前在成都项目启动时说要加快新设备研发速度,看来不是空谈。这么高的研发占比,背后是对技术迭代周期的深刻理解——半导体设备这行,不往前冲,就是退步。
不过也有个细节值得注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计划减持不超过0.33%股份。这操作其实挺常规,毕竟前期做了回购,现在释放一点流动性也算合理安排,市场反应也没太剧烈。股东户数倒是增加了近三成,户均持股金额还在300万以上,说明筹码在向更多投资者分散,但整体还是偏机构化的持仓结构。
基金持仓这边也热闹。工银高端制造、长信创新驱动、中金科创主题这些产品都在重仓名单里,北向资金通过沪股通也在列,再加上融资客连续七天净买入累计近五亿,说明不管是机构、外资还是杠杆资金,对这家公司的共识度并不低。
现在的市盈率(动)一百一十七倍,市净率八点八倍,估值确实不便宜。但它走的是高成长路径,关键看后续能不能持续兑现技术突破和订单放量。从目前来看,无论是逻辑器件的中段刻蚀,还是存储领域的超高深宽比工艺,量产规模都在提升,这才是支撑估值的底层逻辑。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