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中微公司对标泛林集团(Lam Research)
逻辑芯片方面(3nmGAA),中微刻蚀良品率85%,Lam在95%以上
3D NAND(300+层),中微公司深宽比60:1,lam70:1已量产
设备可靠性(MTBF),中微600小时,lam800小时
产能(ICP),中微100片(小时),lam150片(小时)
结论:国产替代还在进行
对标应用材料(AMAT)
导体刻蚀,中微ICP5nm,AMAT3nm量产
先进封装,中微Primo Twin-Star支持CoWoS ,AMAT采用TSV路线,中微深硅刻蚀速度慢30%左右
AI优化能力,中微和AMAT均采用基础算法调节等离子体
结论:国产替代还在继续
对标北方华创
ICP刻蚀,中微实现5nm量产,北方华创14nm试产,北方比中微落后约2代
设备良率,中微≥90%(存储芯片),北方华创80%左右
国产化率,中微70%左右(射频电源自研),北方华创45%左右
国际客户,中微通过三星/SK海力士认证,北方华创主要供应国内二线厂商
对标新凯莱
刻蚀类型,中微CCP/ICP全覆盖,新凯莱专注介质刻蚀(武夷山系列),两者是互补关系而非竞争关系
逻辑芯片,中微5nm ICP量产,新凯莱7nm介质刻蚀测试中,中微领先1代半
华为协同,海思部分采用中微,新凯莱主要侧重于升腾/鲲鹏芯片验证
光刻方面,中微无布局,但有跟上海微电子的合作计划,新凯莱与上海宇量昇合作DUV光刻机。
另外再对比薄膜沉积设备
核心方向,中微公司主打PE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新凯莱主打ALD(原子层沉积)
覆盖工艺,中微主打逻辑芯片介电层/存储芯片氮化硅,新凯莱主打高介电常数栅极/金属栅极
制程节点,中微为5nm逻辑芯片/128层3D NAND量产,新凯莱7nm以上验证阶段
中微主导存储芯片沉积,新凯来攻坚逻辑芯片高端沉积,两者没有竞争关系。中微通吃前道设备(刻蚀+沉积),用PECVD高市占反哺ALD研发,绑定存储大厂扩产需求。新凯莱主要服务华为产业链,两者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我的结论:中微只有杀到800以上的价位,才能对新凯莱予以足够空间的估值,两者不是竞争关系,是互相促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