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中国通号在近日举办的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下一步,公司将加快业务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融合发展“低空+轨道”业务,系统发展智能低空业务,深度挖掘低空交通、物流、巡检、文旅、应急、城市管理等应用场景,完整塑造“三业一态”。
董事长楼齐良表示,公司围绕打造智能控制领域大国重器这一总目标,以智能控制为基础,进一步拓宽“智能控制+N”等产业路径,着力培育第二曲线,加速推动智能控制技术优势从轨道交通向低空经济、城市治理、智能作业等领域延伸,产业发展形成了“一升一进一退”新局面。
2024年,中国通号发挥“智控”根技术优势,瞄准低空空域管控领域,成功研发低空空域智能管控系统并入选国资委“百大工程”,提出“一塔一城”通信技术方案,探索性构建无人机探测反制体系,研发空管监视防护系统;打造怒江高山农业运输、合肥工业巡检、重庆地铁巡检等示范项目,中标南安市低空管控项目,低空经济“三业一态”产业格局初具形态。公司挂牌成立低空智能公司,举办低空经济院士论坛,与院士团队共同构建“1+4”联合创新体系。公司广泛开展交流合作,签署9个战略合作协议,落地4家合资公司,携手中信集团、中国邮政、中国铁塔构建载人运营、物流运输、政务巡检低空产业生态。中国通号产业发展体系实现战略性重构。
中国通号总会计师、董事会秘书李连清介绍了公司下一步工作计划。公司将全面提升企业经营能力,加快业务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全面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全面提升企业治理能力,努力为广大股东创造更多价值。具体而言,公司将提高整合市场资源能力,健全完善营销体系,提升市场拓展能力;提高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综合运用PPP、EPC实现投建营一体化,融合发展“低空+轨道”业务;壮大发展智能轨交业务,充分挖掘“控路、控时空、控车”智控技术优势,巩固深化“三位一体”全产业链新优势;着力发展智慧城市业务,构建人工智能场景大模型,提升数据“存算用”能力;加强关键技术攻关,确保关键核心技术进一步自主可控;增强公司治理实效,加大“三项制度”改革,实现干部能上能下、薪酬能增能减、员工能进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