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起科技刚刚干了件大事——正式宣布完成DDR5第四子代寄存时钟驱动器芯片(RCD04)的量产。这个听起来有点拗口的名字,其实是高性能服务器和数据中心内存系统里的“关键先生”。简单来说,没有它,AI大模型跑起来就得卡顿。
这次发布的RCD04芯片,最亮眼的数据是传输速率最高可达7200MT/s,比上一代提升了超过12.5%。别小看这一个数字,对于动辄需要处理PB级数据的AI训练任务而言,哪怕1%的效率提升都意味着更短的训练周期和更低的成本。而12.5%的跃升,足以让它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的重要支撑。要知道,随着生成式AI的爆发,AI服务器对DRAM的需求已经是传统服务器的8倍,内存带宽压力空前巨大,RCD芯片正是缓解这一瓶颈的核心组件之一。
从行业背景来看,存储芯片正处在由AI推动的“超级周期”之中。TrendForce预测,2025年第四季度DRAM价格将上涨8%-13%,NAND Flash也将迎来5%-10%的增长。全球存储巨头如三星、SK海力士都在加速向DDR5、HBM等高端产品转型,产能倾斜进一步加剧了中高端市场的供需紧张。在这样的环境下,澜起科技能率先实现RCD04量产,不仅是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抢占市场先机的关键一步。
我一直在关注澜起科技这家公司。作为国内少数能在高端内存接口芯片领域与国际巨头正面竞争的企业,它并没有盲目追逐短期热点,而是持续深耕DDR技术路线。他们与主流CPU/GPU厂商保持合作,DDR5相关产品的出货量也在显著增长。这种“闷声做技术”的风格,在当前浮躁的半导体投资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
更让我看好它的,是整个产业逻辑的变化。过去存储行业被看作强周期性行业,低谷时亏损严重。但现在,AI带来的结构性需求正在打破这个周期——不是简单的库存调整,而是真实且持续的算力扩张。摩根士丹利预计,到2027年全球存储市场规模有望逼近3000亿美元。在这个新趋势下,像澜起这样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有机会从“周期博弈者”转变为“成长型选手”。
今天早盘,澜起科技股价上涨7.06%,成交额超70亿元,市场用真金白银投了票。我不敢说这是行情的起点,但至少说明一点:当技术突破遇上产业拐点,价值总会被重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