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11月20日,商业航天概念股盘中异动,**上海港湾涨停**,航天动力早前封板,**上海沪工、超捷股份等跟涨**。此次异动直接关联天兵科技天龙三号火箭完成“一箭36星”关键试验的进展,该技术突破将显著降低单星发射成本,为大规模星座组网提供支撑。我国近年明确鼓励商业航天发展,本次试验验证了“36星组合体”在运输及振动环境下的稳定性,标志着多星群发技术进入实用阶段。据企业披露,天龙三号火箭首飞计划正推进,未来年发射频次或超60次,推动低成本卫星部署需求加速释放。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资本涌入“抢赛道”
商业航天板块的异动主要受到政策支持与近期航天事件双重推动。《四中全会公报》明确将“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列为国家战略方向,“十五五”规划亦新增“航天强国”表述,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与此同时,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进一步提振市场情绪。
行业已步入“资本元年”。星河动力、蓝箭航天等头部企业年内密集启动IPO辅导;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八火箭实现“一箭3星”;蓝箭航天朱雀三号完成首飞测试,成为国内首家将火箭送入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的民营企业。可复用火箭技术使发射成本下降50%以上,朱雀三号更实现成本降幅达70%,大幅增强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商业可行性。
上海港湾涨停逻辑:钙钛矿上天?
上海港湾因布局空间级钙钛矿发电业务,被市场归类为商业航天概念股并今日涨停。公司主业为地基处理和桩基工程,但已切入卫星应用领域,其研发的钙钛矿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达18.06%,可用于卫星供电系统,成为资金炒作焦点。
2035年要发2500颗星?商业航天进入规模化前夜
市场对商业航天发展前景普遍持乐观预期。国内低轨卫星组网正迈向规模化阶段,预计2028年GV星座将实现“百箭千星”目标,2035年全年发射卫星数量接近2500颗。火箭制造、卫星运营及地面测控服务有望迎来加速拐点。
叠加高交会首发太空旅游项目(票价88万元)、海南文昌太空游发射场斩获18亿元订单等催化因素,短期资金情绪升温明显。11月12日,板块主力净流入达4.2亿元,机构买入1.8亿元。股性活跃标的如上海港湾近一年涨停15次,吸引大量跟风资金进场。
热门个股一览:谁是真核心,谁是蹭概念?
本轮行情中,多个标的因涉及商业航天产业链配套或概念归类受到资金关注。
超捷股份(301005.SZ)是精密紧固件制造商,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具备,提供高强度航天紧固件及组件。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6.02亿元,归母净利润2843万元。11月13日完成董事会换届,管理层稳定被视为积极信号。融资活跃,11月17日融资买入5305.89万元,两融余额升至2.90亿元,处于历史高位。
和而泰(002402.SZ)子公司前海投资为全资投资平台,设有专职部门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间接涉足航天科技领域。因“摩尔线程”拟科创板上市消息刺激,11月14日盘中涨超6%。融资客大幅加仓,当日融资买入6.30亿元,连续两日增长率超50%,两融余额达34.08亿元。
航天发展(000547.SZ)主营数字蓝军、网络空间安全、微系统及低轨卫星通信模块等,部分技术可用于商业航天测控环节。2025年11月18日至19日连续涨停,实现4天4板,11月18日龙虎榜净买入2.46亿元,封单金额达4.55亿元,成为本轮行情龙头之一。
航天长峰(600855.SH)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旗下企业,主营业务为安保科技、医疗器械及公共安全信息化系统,并非直接从事火箭发射。但因央企背景与航天系关联,被划入商业航天概念股,11月18日融资买入2626.30万元,两融余额升至3.79亿元。
其他受关注个股包括北化股份、格林精密、康达新材、坤恒顺维、斯瑞新材、上海沪工、航天智装、乾照光电等,均被归类为商业航天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