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东鹏饮料(605499)在发布2025年三季报的同时,公告了董事会秘书张磊因岗位职能分工调整而申请辞去公司董事会秘书职务,辞任后,其仍将担任公司董事、副总裁职务。
作为企业与资本市场沟通的重要桥梁,张磊在东鹏饮料任职期间的成绩亮眼,其离职恰逢东鹏饮料推进港股IPO的关键阶段,背后深意引发市场诸多解读。
回溯张磊在东鹏饮料的履历,2023年12月,张磊正式加入东鹏饮料,担任董事长特别助理,并在2024年2月公司第三届董事会换届中,正式出任董事会秘书,同时兼任副总裁,全面负责公司资本市场相关工作。
在其任职期间,东鹏饮料实现了业绩与市值的双重飞跃。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东鹏饮料营收达到158.39亿元,同比增长40.63%;净利润33.27亿元,同比增长63.09%,远超行业平均增速。截至2025年三季度,东鹏饮料依然延续了高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168.44亿元,同比增长34.13%;实现归母净利润37.61亿元,同比42.45%,均创历史同期最佳水平。
市值方面,东鹏饮料从2025年初的约1259亿元,稳步攀升至10月最新的1565亿元以上,一年间增长近300亿元,巩固了其A股“功能饮料第一股”的地位。
作为连接公司与资本市场的核心枢纽,张磊在投资者关系管理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主导建立了常态化的投资者交流机制、组织多场投资者说明会等形式,向全球资本传递东鹏饮料的战略规划与核心价值,有效提升了公司在资本市场的知名度。
在东鹏饮料港股IPO进程中,张磊牵头梳理资本架构、对接国际保荐机构,为2025年4月首次递表及10月重启上市申请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张磊的离职发生在东鹏饮料港股IPO的关键窗口期。公司首次港股上市申请于10月3日失效后,仅隔6天便火速二次递表,展现出公司推进“A+H”两地上市决心的同时,也难免让人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此次港股IPO对东鹏饮料而言,不仅是拓展海外市场、完善全国产能布局的重要跳板,更承载着其构建“A+H”双资本平台的关键战略价值。但与此同时,公司也需直面国际资本市场更为严苛的监管核查与投资者深度审视,挑战与机遇并存。
而就在这一IPO攻坚的敏感节点,张磊选择退出核心管理团队——其对外披露的“岗位职能分工调整”背后,或许是一种顾全大局的主动选择:本质是为企业跨境上市的战略推进扫清潜在障碍。毕竟在跨境IPO的关键窗口期,管理层的稳定性、任职合规性向来是监管机构与全球投资者重点关注的核心维度,任何不确定因素都可能影响上市进程。从这一视角看,张磊此时离职,或许正是为了帮公司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减少IPO推进中的潜在变量。
东鹏饮料在公告中对张磊任职期间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为公司资本市场形象塑造、投资者关系维护及规范运作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公司已启动董秘选聘工作,确保相关工作平稳过渡。
对于张磊而言,尽管辞去了东鹏饮料董秘一职,但其仍将担任公司董事、副总裁职务,而其在任职期间的管理成绩,公司的市值表现已然给出了答案。而东鹏饮料能否在新的管理团队带领下顺利登陆港股,实现资本国际化的战略目标,仍有待市场的进一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