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靳恩琦
以“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广告语闻名的东鹏饮料(605499)2021年登陆A股,成为“功能饮料第一股”后,近期向着H股发起冲击。
今年4月初,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正式启动港股上市进程。
日前,中国证监会国际司对东鹏饮料出具补充材料要求。要求其补充说明公司及下属公司开发、运营的网站、APP、小程序等产品情况,收集及储存的用户信息规模、数据收集使用情况,是否涉及向第三方提供个人用户信息,上市前后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的安排或措施。还要求公司补充说明此次发行境内募投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进展情况等。
营收逾八成来自核心产品能量饮料
招股书显示,东鹏饮料是全球领先的功能饮料企业,收入增速在全球前20大上市软饮企业中位列前茅。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销量计,公司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自2021年起连续4年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5.0%增长到2024年的26.3%。
截至目前,东鹏饮料的产品矩阵已涵盖能量饮料、运动饮料、茶饮料、咖啡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果蔬汁饮料等多个品类。
招股书显示,公司能量饮料包括东鹏特饮、东鹏加气、东鹏0糖,运动饮料包括“东鹏补水啦”,其他饮料产品则主要包括茶饮料、咖啡饮料、植物蛋白饮料、果蔬汁饮料等。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简称“报告期”),东鹏饮料分别实现收入85亿元、112.57亿元、158.3亿元,2022年至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达36.5%;净利润分别为14.41亿元、20.4亿元、33.2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2.0%。

虽然东鹏饮料业绩数据近年不断上升,但财务数据也暴露出公司营收依赖核心能量饮料的事实。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能量饮料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96.6%、91.9%、84.0%。另据公司2025年第一季报,其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能量饮料,该产品的收入占比达到了80.50%。
由此可见,尽管运动饮料等新产品的推出使得能量饮料营收占比有所下降,但截至目前仍对公司营收贡献超过八成。

事实上,为解决上述尴尬现状,东鹏饮料也做出不少努力。去年年初公司甚至跨界做起酒水生意,推出新品“VIVI鸡尾酒”。只不过就目前来看,暂时未能占据公司营收中的一席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证监会要求公司补充材料的文件中也提到,“东鹏饮料及下属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酒的生产和销售,请补充说明公司及下属公司是否从事白酒的生产及销售,若从事,请详细说明情况。”
而在销售渠道方面,数据显示,期内东鹏饮料营收近九成来自经销商。
招股书显示,东鹏饮料依靠经销网络向消费者交付产品,经销商在扩大公司的地理覆盖范围和推动产品销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报告期内公司向经销商销售产生的收入分别为75.81亿元、99.12亿元及136.07亿元,占各相关年度收入的89.2%、88.0%及85.9%。
重销售轻研发特点彰显
东鹏饮料业绩持续走高离不开高额的费用投入。
报告期内,东鹏饮料经销及销售费用分别为14.49亿元、19.56亿元、26.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91%、34.94%、37.09%,增幅持续扩大。
招股书显示,公司经销及销售费用包括职工薪酬;广告及推广费用,以及主要与战略性投放冰柜有关的渠道推广费;为经销及销售目的而产生的办公及差旅费;物流服务费用;信息技术服务费用;及其他,主要指用于经销及销售目的而产生的杂项开支。
招股书显示,东鹏饮料的经营业绩受的品牌营销力度及推广活动的影响。为推广品牌知名度及提升品牌价值,期内公司进行了全面的品牌推广及营销活动,广告及推广费用分别为6.37亿元、8.64亿元及13.32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7.5%、7.7%及8.4%。
与此同时,研发费用分别为0.44亿元、0.54亿元、0.63亿元,分别占同期总营收比为0.5%、0.5%、0.4%。
由此来看,东鹏饮料近三年累计广告及推广费为28.33亿元,研发费用仅为1.61亿元,重销售轻研发特点彰显。
此外,东鹏饮料还面临着原材料成本波动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原材料及包装材料成本分别为40.19亿元、52.59亿元及70.01亿元,分别占公司同期营业成本的80.9%、81.0%及79.1%。公司称,鉴于预计原材料及包装材料成本仍会占营业成本的一大部分,因此其价格波动可能对运营及财务表现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股东持续减持引关注
东鹏饮料股东持续减持也引发投资者关注。
资料显示,天津君正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下称“君正投资”)在2021年东鹏饮料首发上市前持股10%,是东鹏饮料第二大股东。而从解除限售期的2022年底,君正投资开始减持套现。根据东鹏饮料2025年一季报,目前君正投资已降至公司前10位股东名单中的第七位,持股比例为1.37%。
今年2月,东鹏饮料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三大股东鲲鹏投资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合计不超过716.89万股股份,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3786%。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下半年有关东鹏特饮含糖量过高、可能导致高尿酸的问题引发热议。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帖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连续几个月每天喝几瓶东鹏特饮,结果体检时发现尿酸水平异常升高,甚至引发了痛风。
随后,《消费者报道》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12款功能饮料,包括红牛、东鹏、战马、力保健等多个品牌,从抗疲劳能力、含糖量、食品添加剂含量等方面综合测评产品实力。
含糖量层面的测试结果显示,每100mL东鹏特饮中含有13.3g糖,不仅远高于中国香港卫生署界定的“高糖”饮料标准(每100mL含糖量高于7.5g),且以东鹏特饮的售卖标准规格(500mL)计算,一瓶含有高达66.5g糖(约等于14.6块方糖),在12款参与测试的功能饮料中总糖含量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