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26日上午收盘,19家A股上市乳企中,超七成个股飘红上涨。
其中,均瑶健康(605388)涨停,股价涨幅达10.08%,报收于6.99元/股,总市值攀升至41.97亿元。同时,妙可蓝多(600882)、皇氏集团(002329)、新乳业(002946)、骑士乳业(832786)等个股跟涨。
据记者梳理,自今年年初至今(1月1日至5月25日),19家A股上市乳企中,17家乳企股价上涨。其中,贝因美、妙可蓝多、骑士乳业、新乳业、西部牧业、庄园牧场、熊猫乳品、阳光乳业的股价涨幅均超10%。贝因美股价累计涨幅为50.83%。
创新为先
消息面上,5月23日至5月25日,“2025中国乳业技术博览会暨乳业嘉年华”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开幕。记者注意到,在交流过程中,“科技创新”成为众多行业专家与从业者提及的高频关键词,凸显了当下乳业发展的关键方向。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刘江毅表示,过去一年,中国乳制品行业迎难而上、勇毅前行,不断筑牢发展根基,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行业仍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因此,要深化科技创新,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加快数字转型,构建智慧乳业生态;践行绿色低碳,打造可持续发展典范;拓展消费市场,激活内需增长动能等。
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标准处处长马宁表示,乳品工业发展既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也关系“健康中国”的建设。“随着乳品技术的创新、工艺的创新,以及公众对乳品的多元化消费需求,乳品标准体系也需要创新,需要与发展相匹配。今年乳品标准体系建设是卫健委的一项重点工作。”
“近年来原料奶产量快速增长,而消费市场扩大相对滞后,造成原料奶生产过剩,乳制品产量下滑,已成为影响我国乳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原理事长宋昆冈表示,全行业要通力协作、创新提升,开发新产品、增加新品类、优化品种结构、扩大消费市场,以求尽快走出困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牛奶总产量4079万吨,同比下降2.8%;乳制品总产量2962万吨,同比下降1.86%;人均奶类消费量为41.5公斤,同比下降5.6%。
Choice数据显示,2024年,19家A股上市乳企研发投入总计15.67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4.78亿元增长6%。
“科技创新驱动乳业结构调整效果初现,新需求、新赛道、新产品、新企业驱动着中国乳业寻求结构的转型分化。2025年是创新年,是结构调整年,希望企业、科研单位继续强化科技创新,推动结构调整,真正实现乳业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任发政如此表示。
中国农垦乳业联盟专家组组长宋亮对记者表示,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对乳制品需求的多样化,如对低脂、低糖、高钙、富含益生菌等特殊功能产品的需求增加,加大研发投入能让乳企开发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具有差异化的产品,推动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
乳企国际化提速
5月18日,君乐宝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君乐宝”)旗下悦鲜活宣布进入香港市场,在香港惠康、百佳、7-11等1500余家零售终端上架,未来还将卖到中国澳门。君乐宝方面对记者透露,公司计划通过香港、澳门市场,启动国际化战略,逐步将悦鲜活销售到更多国家和地区。
仅隔两日,5月20日,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利”)在香港举办全球新品发布会,旗下婴幼儿配方奶粉第一品牌“金领冠”在中国香港推出三款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品,这是伊利首次打开香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
据悉,“金领冠”已与香港健康零售连锁品牌万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首批产品“珍护铂金”将在6月份全面进入香港200余家万宁门店及线上销售。伊利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香港既是国际重要的消费者窗口市场,也是链接全球市场的重要桥梁。
近年来,国内乳企加快海外拓展步伐的趋势愈发明显。今年3月份,中国飞鹤有限公司创始人冷友斌在业绩会上表示,公司正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婴儿奶粉,特别是在高出生率的国家和地区。加拿大工厂生产的产品已在加拿大沃尔玛上市;在东南亚市场方面,公司产品预计6月份左右进入菲律宾,接下来是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地。
有乳制品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乳企国际化能够帮助企业突破国内市场的增长瓶颈,开拓新的市场空间。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对乳制品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消费潜力巨大。乳企进入这些新兴市场,可以提前布局,抢占市场份额。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对记者表示,国际乳业市场在养殖技术、生产加工技术、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乳企国际化可以使企业与国际先进企业开展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