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食品股集体爆发,巴比食品强势涨停
2025年11月3日午后,A股食品加工制造板块迎来一波明显拉升,整体表现亮眼。其中,巴比食品(605338.SH)率先封上涨停板,截至发稿最新涨幅达10.00%,股价报27.60元,成交额已超2.36亿元,成交量达888.84万股。与此同时,惠发食品、宝立食品涨超8%,三全食品、天味食品、日辰股份、紫燕食品等也纷纷跟涨,板块内多只个股呈现普涨格局。
这一轮上涨并非毫无征兆。就在同日早间,国信证券发布关于巴比食品的最新研报,指出公司第三季度收入环比加速,单店营收企稳回升,尤其馅料类产品表现突出;同时受益于毛利率改善和费用率下降,扣非净利润率实现提升。此外,公司新引入的小笼包品类被视作有望进一步提升堂食门店效益的关键举措。尽管研报也提示了门店扩张不及预期、竞争加剧等风险,但整体评价偏向积极。
从行业层面看,食品板块的走强背后有更广泛的支撑逻辑。近期惠发食品在潍坊特色食品产业峰会上提出推动全产业链整合,并启动全球伙伴招募计划,显示出头部企业在供应链优化上的主动作为。而外资品牌如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财报数据也为消费复苏提供了佐证——其2025财年中国市场连续四个季度实现营收增长,食品新品对早餐与午餐场景的拉动作用显著,反映出终端需求正在回暖。
我怎么看这波食品股的行情?
说实话,看到今天食品股集体躁动,我并不觉得意外。这几年消费板块沉寂太久,尤其是大众消费品,在经历疫情扰动、成本压力和消费意愿下滑之后,估值长期处于低位。但现在,一些积极信号开始浮现。
首先是基本面确实在边际改善。以巴比食品为例,三季度收入环比加速、净利率提升,说明企业的经营效率在修复。更关键的是,它正在尝试通过产品创新(比如小笼包)来提高单店产出,这种“精耕细作”的策略比盲目扩店更可持续。国信证券的点评其实点出了一个趋势:不是所有餐饮连锁都靠规模取胜,能做好单店模型的企业反而更有韧性。
其次,整个食品产业链也在升级。预制菜、速冻食品这些细分领域正处在渗透率快速提升的阶段,华创证券此前就提到,行业已经进入高速成长期。消费者越来越接受标准化、便捷化的饮食解决方案,这对上游企业是实实在在的需求红利。
当然,我也保持一份清醒。当前市场情绪确实偏乐观,但行业仍面临原材料波动、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像研报里提到的“新店型效益不佳”这类风险,并非空穴来风。不过短期来看,资金选择在这个时点涌入食品股,或许是把这里当作防御性资产的一种布局。
总的来说,这一波上涨不只是情绪驱动,而是有业绩拐点+产业趋势双重支撑的结果。如果后续社零数据继续回暖,我相信食品板块的关注度还会持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