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洛阳钼业这票就高开近5%,盘中还冲过17.6块,成交额眼瞅着奔着25亿去了,量比直接干到5.85,这阵仗,明显是资金在抢。背后原因也不复杂——三季报刚出炉,第三季度净利润56.08亿,同比暴增96.4%,前三季度累计净利142.8亿,已经把去年全年利润给踩在脚底下。你说这数据猛不猛?更关键的是,这业绩不是靠卖资产、搞并购来的,而是实打实的主业发力。
翻翻产量数据,今年前九个月矿产铜干到了54.34万吨,同比增长14.14%,这才是利润起飞的核心引擎。虽然营收同比降了快6个点,但人家利润反而大幅上扬,说明啥?产品价格撑得住,成本控得牢,尤其是铜这块,量价齐升,双轮驱动。你再看扣非净利也涨了快70%,说明主业造血能力真上来了,不是一次性收益凑数。
不过有意思的地方来了——钴销量同比下降了36.08%。这可不是产能跟不上,而是刚果(金)那边从2月到10月中旬搞了八个月的出口禁令,现在转成配额制。公司四季度拿了6500吨,2026年拿到3.12万吨,听着不少,但跟自家年产11万多吨的钴产量比,还不到三成。这说明什么?未来钴的释放空间其实压着呢,一旦配额松动,出货量补上来,那又是另一个故事。
另外一条线也不能忽视——KFM二期要上了。10.84亿美元投下去,预计2027年投产,每年再多10万吨铜。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型铜矿。而且新任CEO彭旭辉是“80后”出身,搞过深天马这种科技企业的资本运作,加上之前刘建锋、阙朝阳这些有海外并购和紫金背景的人上位,管理层这条线明显在往“国际化+高效运营”调。
现在市场给的估值也不算离谱,动态市盈率不到20倍,市净率4.8左右,总市值三千七百亿,在资源股里不算贵。关键是,它这“矿山+贸易”双轮跑得稳,铜、钴、钼、铌、磷全链条铺开,抗周期的能力比单一品种强太多。你看多少基金三季度把它当重仓押注,杠杆资金也在持续加码,融资余额创一年新高,这不是一时冲动。
说到底,这波上涨,表面看是业绩兑现,深层逻辑其实是市场在重新定价它的成长性——从一个周期资源商,逐步转向具备持续扩张能力的全球矿业平台。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