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钼业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42.8亿元,同比增长72.61%,创下同期历史新高,并已超过2024年全年利润总额。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铜板块的强劲表现。报告期内,公司矿产铜产量达54.34万吨,同比增长14.14%;销量为52.03万吨,同比增长10.56%。全球铜价在新能源需求拉动及供应扰动背景下持续走高,三季度LME铜均价同比上涨超15%。
尽管钴价同比下跌超40%,但洛阳钼业通过产业链整合有效对冲了价格波动风险。公司旗下IXM贸易平台利用期货套保与高毛利率现货业务稳定收益。这种“资源+贸易+深加工”三维模式增强了企业抗周期能力,使钴板块仍能贡献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有一定变化。借款现金流入也有相应变化,分红支出增加,导致筹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扩大。这表明企业在战略扩张期正以短期财务压力换取长期资源控制权。
管理层层面,彭旭辉接任总裁兼CEO,其具备先进制造业与资本运作背景;Branko Buhavac出任首席商务官,强化全球金属交易能力。此前刘建锋任董事长,团队呈现专业化、国际化趋势。公司同步推出3.93亿股H股股权激励计划,目标打造全球性平台型组织。ESG方面,MSCI ESG评级维持AA级,首次获得Wind ESG“AAA”评级,TFM矿再获The Copper Mark认证,体现可持续运营能力。
当前市值逼近3000亿元,股价报16.78元,单日涨幅5.53%,成交额达54.50亿元。市场预期铜价上行周期延续,公司资源壁垒将进一步巩固。在全球矿业竞争加剧背景下,洛阳钼业通过技术升级、产业链延伸与管理机制变革,正在重塑其作为世界级矿业巨头的成长逻辑。未来增长不仅依赖 commodity beta,更取决于全球化运营效率与资源整合能力的兑现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