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挺有意思。洛阳钼业三季报一出,142.8亿的净利润,同比涨了72.61%,直接把去年全年的利润都甩在后面,市场反应也够快,股价接连往上拱,港股一度涨超6%。表面看是铜价起来带飞的,但细琢磨,没那么简单。
铜确实是头号功臣。前三季度产铜54.34万吨,销量52万吨,同比增长都超过10%,更关键的是TFM矿的回收率干到了88%,成本还降了8%。这可不是光靠天吃饭,是实打实的技术活儿。LME铜价三季度同比涨了15%以上,行情是风口,可人家自己也争气,量价齐升,这才把业绩拉得这么猛。三季度单季净利56亿,同比增幅接近96%,这个节奏,确实有点东西。
有意思的是钴。价格腰斩都不止,跌了40%多,按理说这块得拖后腿,结果呢?营收只降了不到8%,毛利率反倒蹿高27个百分点,干到63.46%。这说明什么?说明它不光卖原料了。IXM贸易平台套保控风险,现货毛利稳在8.47%,再加上KFM二期上马深加工线,自给率要从35%提到60%。这已经不是单纯的矿业公司了,是往产业链深处扎。
不过也有暗流。经营性现金流同比下降8.2%,钱没少赚,但流进来的反而少了。一看就知道,IXM贸易业务扩张猛,库存压得多,资金占着。同时还在砸钱投KFM二期——10.84亿美元,2027年投产,每年再添10万吨铜。这账怎么算?短期现金流紧一点,换来的是未来资源控制权和产能爬坡。这种打法,熟不熟悉?典型的逆周期布局,低点拿资源,高点出产量。
管理层也在动。新CEO彭旭辉是搞先进制造出身,以前掌舵天马微电子,这次把总裁和首席执行官两个头衔一块拿了,还是首次设CEO,信号很明确:要推组织升级,搞精益运营。再加上IXM原来的交易老手Branko Buhavac坐镇商务,全球平台型组织的架势正在搭。
现在市值三千亿出头,有人说不是终点,这话得看怎么理解。铜价能不能持续走强,要看全球新能源和电网投资的力度;KFM二期能不能如期达产,刚果(金)那边也不是没有变数。但至少眼下,这家公司已经不再只是“靠矿吃矿”了。技术提效、贸易对冲、深加工延链、全球布点,几步都在走。四季度如果铜价继续稳住,这场进阶之路,可能才刚过半山腰。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