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霖科技突然按下股权激励“终止键”,不仅决定回购注销近537万股限制性股票,还同步宣布终止原计划的第二、第三期及预留部分激励安排。这一动作背后,是公司战略升级与外部环境变化的双重作用,也释放出管理层对未来激励机制重构的明确信号。
终止激励计划的核心动因
根据公告,松霖科技终止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主要原因在于国际经济贸易宏观环境变化以及公司自身战略迭代升级。董事会和提名与薪酬委员会均指出,原有激励计划已难以匹配当前发展需求,无法有效实现核心员工目标与公司战略的统一。这意味着,原有的考核指标或激励节奏可能已不适应公司在机器人、大健康等新业务领域的快速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激励计划被终止,但首次授予的第一期解除限售条件已成功达成——114名激励对象合计277.80万股限制性股票即将解锁,占总股本约0.64%。这说明公司在2024年度业绩表现达标(净利润较2022年增长83.18%),具备兑现短期承诺的能力,也为后续激励调整保留了灵活性。
回购细节与财务影响分析
本次拟回购注销的股份总数为536.60万股,其中包括因10人离职需回购的47.20万股,以及因计划终止涉及的489.40万股。回购价格统一为7.81元/股,资金总额约4,190.85万元,加上利息后由公司自有资金支付。完成注销后,公司总股本将从432,902,360股降至427,536,360股,有限售条件股份归零。
从财务角度看,公司强调此举不会对经营成果产生实质性影响,且会计处理将遵循《企业会计准则》。考虑到松霖科技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已实现环比增长30%-40%,经营趋势向好,此次回购的资金压力可控。
未来人才激励路径展望
虽然三年期激励计划提前落幕,但公司在公告中明确表示,管理团队将继续勤勉尽责,并将通过优化薪酬体系和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等方式调动核心骨干积极性。结合其在机器人、越南基地建设等新赛道的投入,未来很可能推出更贴合战略方向的新一轮激励方案。按照监管规定,三个月内不得再审议股权激励,市场可关注2026年初的相关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