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净利大增61%,兆易创新迎来高光时刻
兆易创新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5.08亿元,同比增长61.13%,这一数据迅速点燃市场关注。同期营收也实现强劲增长,达到26.81亿元,同比上升31.40%。前三季度累计营收为68.32亿元,同比增长20.92%;累计归母净利润10.83亿元,同比增长30.18%。公司业绩的爆发式增长,主要得益于DRAM行业供给格局持续改善,形成“价量齐升”态势,同时消费、工业、汽车等领域需求回暖,与公司多元化产品矩阵形成协同效应。
从财务结构看,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表现分化——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7.96亿元,同比下降3.3%,但第三季度单季该项指标同比增长近38%,显示出盈利质量正在修复。资本开支明显加大,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达-10.41亿元,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92亿元,反映公司在产能和技术布局上的积极投入。资产负债表方面,合同负债同比大增131.95%,预示订单饱满、未来收入确定性增强。
股东变动暗藏玄机,机构调仓不一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报披露的同时也揭示了股东结构的变化。知名投资人葛卫东减持约169.53万股,持股比例降至2.55%,银河创新成长混合、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等主流科技基金也纷纷减仓。但与此同时,华夏沪深300ETF新进成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显示仍有大型指数资金在逢低吸纳。整体来看,尽管部分活跃资金选择阶段性兑现,但长期配置型力量仍在进场。
此外,公司宣布将会计师事务所由中兴华变更为毕马威华振,这一举动或释放出提升治理透明度和国际化标准的信号,也为后续可能的海外扩张或资本运作埋下伏笔。
我怎么看兆易创新这轮上涨?
说实话,看到这个61%的利润增速时我还是有点惊讶的。毕竟半导体行业过去两年经历了深度去库存,而兆易创新能在这个节点实现DRAM业务驱动下的“量价齐升”,说明它不仅抓住了周期反转的机会,还在客户导入上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我尤其看重它在车规级存储领域的进展——打入特斯拉、比亚迪供应链不是小事,这意味着技术认证壁垒已被打破。再加上MCU和传感器业务的协同发力,兆易创新已经不再是单一存储芯片厂商,而是逐步向平台型半导体企业演进。
不过也要清醒看待风险。当前市盈率(TTM)高达121倍,市销率接近19倍,估值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虽然行业景气度向上,但一旦DRAM价格涨幅趋缓,短期情绪可能会有回调压力。技术面上,股价已突破布林线上轨,BIAS乖离率偏高,短期需警惕震荡。
总的来说,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周期反弹,而是国产替代+汽车智能化+AI边缘计算多重逻辑共振的结果。只要行业供需紧张局面延续到年底,兆易创新的基本面支撑就依然牢固。我对它的中期走势保持乐观,但建议投资者关注254元附近的压力位,理性对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