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润股份刚刚扔出一枚“炸弹”——公司宣布拟以自有资金向全资子公司江阴市恒润传动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恒润传动”)增资3亿元人民币。这笔钱一到账,恒润传动的注册资本将从3亿元直接翻倍至6亿元。消息发布于2025年10月29日,由恒润股份董事会审议通过,无需提交股东大会批准,属于常规决策流程内的动作。
这步棋看似简单,实则意味深长。恒润传动自2020年底成立,主营业务聚焦在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同时覆盖进出口、机械设备研发等方向,明显是恒润股份在高端装备产业链上的关键落子。但财务数据却有点扎眼:截至2025年9月30日,恒润传动资产总额约14.18亿元,负债却高达14.28亿元,净资产为负985万元,资产负债率突破100%,已处于资不抵债状态。更现实的是,其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3.61亿元,净亏损达5771.75万元,尚未实现盈利。
我看到这里,第一反应是:为什么要在一家持续亏损、资不抵债的子公司身上砸下3个亿?但细想之后,反而觉得这可能是恒润股份一次精准的战略托底。要知道,就在同一天,公司刚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单季营收10.53亿元,归母净利润2414万元,营收增速显著。这意味着母公司自身经营正在回暖,现金流状况可能优于市场预期。此时出手增资,正是趁自己“有余力”的时候,给战略板块输血。
在我看来,这次增资不是为了短期盈利,而是为了抢占未来。恒润股份原本以风电塔筒法兰为主业,近年来逐步向风电轴承、传动系统延伸。而传动部件作为风电机组的核心环节,技术门槛高、国产替代空间大。恒润传动虽然现在亏钱,但若能借此次增资优化资本结构,加快产线投入和技术迭代,完全有可能在未来两三年内实现反转。
当然,风险不能忽视。公告也明确提示了市场、政策、管理等多重不确定性。毕竟一个资不抵债的主体继续扩张,本身就存在杠杆压力。但我倾向于认为,恒润股份此举是在用今天的“阵痛”换明天的卡位。特别是在当前AI算力、新能源、高端制造集体起势的背景下,谁掌握核心部件能力,谁就握住了产业链的话语权。
所以,我不把这看作一次盲目输血,而是一次有准备的押注。投资者或许该多一分耐心,少一分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