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日暴涨,睿能科技突现异常波动
睿能科技(603933)股价在2025年11月26日至28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触发上交所规定的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标准。对此,公司于11月29日紧急发布澄清公告,称经自查及向控股股东核实,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生产经营一切正常,外部环境也无重大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市场出现明显异动,但公司明确表示:未有涉及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发行、业务重组等重大事项的筹划;也未发现对公司股价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媒体报道或热点概念传闻。唯一可追溯的公开信息是,股东平潭捷润股权投资管理合伙企业计划减持不超过200万股,占总股本0.96%,但该计划早在2025年10月11日已预披露,时间上难以解释本轮短期拉升。
高估值与业绩背离,风险信号已亮起
从基本面来看,这场突如其来的上涨显得有些“底气不足”。截至11月28日,睿能科技收盘价为23.02元/股,市盈率(TTM)高达279.4倍,而其所处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平均市盈率仅为56.98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68.72倍——这意味着当前估值已大幅脱离行业中枢。
更值得警惕的是,公司盈利表现正在下滑。2025年前三季度,睿能科技实现营收约16.43亿元,同比增长12.95%,看似稳健;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同比下降32.73%至4074.68万元,扣非后净利润同样下滑超30%。也就是说,收入增长并未转化为利润提升,经营质量承压。
技术面上,主力资金确有明显介入迹象:五日主力净流入达2.55亿元,占流通市值比超5%,MACD指标中DIF线上穿零轴,KDJ的J值突破100,显示短期内多方动能强劲。但RSI未现明显信号,WR指标已进入超买区,BIAS2乖离率达15.95,说明股价已有一定泡沫化倾向。
我怎么看这一波行情?
说实话,看到这份公告后我心里反而更清楚了——这波上涨,大概率不是基于基本面的重估,而是情绪驱动下的短期博弈行为。
我翻了下数据,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虽为正,但投资活动现金持续净流出,且资本开支较大,导致整体自由现金流紧张,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偏低,这种“烧钱换增长”的模式在高估值下本就脆弱。如今股价被快速推高,与净利润大幅下滑形成鲜明反差,风险自然积聚。
我认为,当前市场对部分中小盘科技股存在过度炒作倾向,尤其是一些沾边半导体、自动化控制的概念股容易成为资金短期围猎对象。睿能科技主营业务虽属工业自动化领域,但并无近期政策或产品突破的利好加持,突然放量拉升,更像是游资借势操作。
所以我的看法很明确:短期或仍有惯性冲高可能,但中长期走势必须回归业绩支撑。目前23元以上的价位已经透支未来多年成长预期,若后续无实质业绩反转或新业务落地,回调压力将不可避免。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此时追高入场,无异于火中取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