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板块的AI狂欢
这两天软件板块的热度简直压不住啊!刚刚看了眼盘面,软件50ETF(159590)已经连续两天收阳线,今天盘中成交额逼近3000万元,资金净流入的势头相当猛。背后推手很明显——阿里和蚂蚁这两大巨头同时甩出了AI领域的王炸级产品。
阿里千问的生态野心
先说说阿里的"千问"项目。这次公测的千问APP直接接入了号称全球性能第一的开源模型Qwen3,而且还玩起了免费策略。更狠的是,阿里计划把地图、外卖、订票这些生活服务全都塞进这个APP里。这意味着什么?阿里正在用生态优势打一场AI to C的降维打击。
从招商证券的分析来看,千问APP的战略定位很清晰:一是用尖端基础模型能力做支撑,二是通过阿里的电商、本地生活、办公生态形成闭环。对比ChatGPT依赖第三方应用的模式,阿里这套打法确实有差异化优势。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这种生态协同效应能否快速转化为用户增长,还需要看后续的DAU数据。
蚂蚁的"灵光"时刻
就在阿里发布千问的第二天,蚂蚁集团突然放出大招——全模态通用AI助手"灵光"。这个产品有三点特别值得玩味:第一是"30秒生成小应用"的闪应用功能,直接把AI编程门槛降到了发微信的水平;第二是全代码生成的多模态输出,连3D模型、动态图表都能实时生成;第三是AGI相机技术,让AI真正具备了"看懂"物理世界的能力。
从产品逻辑看,灵光明显跳出了传统问答式AI的框架。它不再满足于当个"百科全书",而是要成为能即时生产工具的生产力平台。这种思路和阿里千问形成有趣互补:一个做生态整合,一个做能力下沉。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
其实这波AI热潮不是偶然。从政策面看,高层最近印发的场景培育意见,明确要推动AI等新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开源证券的解读很到位:这相当于给AI应用落地开了政策绿灯。
技术层面更值得关注。现在模型能力提升的同时,成本却在快速下降。就像GPT-5的推理成本比前代降了近四成,阿里Qwen3-Next模型的训练成本更是降到惊人水平。这种"性能涨、价格跌"的剪刀差,正在给应用端创造前所未有的红利期。
市场反应的背后逻辑
看看今天涨幅靠前的成分股:三六零、恒生电子涨超3%,科大讯飞、金山办公涨超2%,这个分布很有意思。既有深耕AI安全的老牌厂商,也有办公软件龙头,说明资金在押注AI渗透率提升带来的全行业机会。
不过要提醒各位,软件板块的估值弹性向来较大。虽然AI应用落地确实在加速,但具体到个股层面,基本面能否支撑当前估值还需要仔细甄别。特别是部分蹭热点的概念股,短期冲高后可能会面临回调压力。
冷思考时刻
站在这个时点,我觉得有两点值得警惕:一是巨头的免费策略可能加速行业洗牌,中小厂商的生存空间会被进一步挤压;二是AI应用的商业化路径还在探索期,目前看到的更多是用户增长故事,离规模盈利还有距离。
当然,长期来看AI对软件行业的重构是确定性的。只是在这个过程里,能够持续创造现金流的公司,才更有可能笑到最后。各位不妨多关注那些既有技术壁垒,又能快速变现的细分领域,比如企业级AI服务、垂直行业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