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450亿!磷酸铁锂赛道再爆超级订单
龙蟠科技与楚能新能源签下超450亿元的大单,瞬间点燃了新能源产业链的关注热度。根据2025年11月24日发布的公告,龙蟠科技控股子公司常州锂源及孙公司南京锂源,与楚能新能源旗下三家全资子公司——武汉楚能、孝感楚能和宜昌楚能,共同签署了《生产材料采购合作协议之补充协议二》。这份补充协议对原有合作进行了重大升级:原定2025至2030年间供应1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计划,被大幅上调至130万吨,合同期限也从2030年4月延长至2030年12月31日。若按当前市场价格估算(不考虑客供碳酸锂模式),新旧协议合计销售金额超过450亿元人民币。
更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协议还新增了预付款机制,买方将在协议生效后支付一笔预付款,卖方供货后货款将优先从此款项中扣除。这一安排不仅增强了交易的确定性,也反映出买方对供应链稳定性的高度重视。
从50亿到450亿:一场战略级合作的跃迁
回顾此前的合作脉络,今年5月双方签署的初始协议规模约为50亿元,如今在短短半年内便将总金额扩大近九倍,足见楚能新能源对其电池产能扩张的迫切需求,以及对龙蟠科技供应能力的认可。作为国内2024年磷酸铁锂出货量排名第一的企业,龙蟠科技近年来持续加码长协订单布局。除了本次与楚能的深度绑定,今年6月和9月,公司还分别与Eve Energy马来西亚公司和宁德时代海外工厂签下超50亿、60亿元的供货协议。
这一系列动作表明,龙蟠科技正在通过“大客户锁定+长期订单保障”的策略,稳固自身在正极材料领域的龙头地位。尤其是在行业整体面临价格下行压力的背景下(2025年前三季度磷酸铁锂均价同比下滑10.02%),此类长单有助于企业锁定未来产能消化路径,提升运营稳定性。
我看龙蟠科技:短期承压,但长期逻辑正在兑现
坦白讲,看到龙蟠科技前三季度仍处于亏损状态(归母净利润亏损1.1亿元),我并不意外。整个磷酸铁锂行业过去两年经历了剧烈的价格调整,许多企业都面临盈利压力。但从我的观察来看,真正的机会往往藏在周期底部之后。
龙蟠科技现在做的,正是典型的“以量换空间”策略。虽然单价下降,但通过大规模长协订单锁定市场份额,同时借助高开工率摊薄成本。国盛证券也指出,当前行业生产以长协为主,在需求回暖和原材料成本支撑下,后续存在涨价动能——这为未来的利润修复埋下了伏笔。
另外,《补充协议二》中引入的预付款条款让我眼前一亮。它不仅是资金流的利好,更是客户信任度的体现。要知道,只有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交付能力和技术路线有足够信心,下游大厂才愿意提前打款。
当然,风险也不能忽视。公告中明确提示了履约不确定性、市场变化等风险,且当前股价处于技术面空方占优区间,主力资金近期呈净流出态势。但我认为,对于这类具备产能优势、客户结构优化、行业地位稳固的企业,短期波动反而可能是布局时机。
说到底,450亿不是即时收益,而是一张通往未来五年的“入场券”。谁能在周期中活下来并守住份额,谁就有资格迎接下一轮景气上行。而龙蟠科技,显然已经把脚牢牢踩进了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