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有点意思。龙蟠科技今天在A股直接干到涨停板,最高18块5毛7,最后收在18块2毛6,涨了快8个点,成交额冲到13亿,换手率都快13%了,港股那边也跟着跳起来,明显是资金集体动手的信号。
我看了一下他们刚发的三季报,前三季度营收58.25亿,看着增长不多,就2.91%,但关键在亏损这块儿——净亏1.1个亿,同比收窄了63.53%。去年前三季亏了3个亿,今年只亏1.1亿,等于少亏了1.92亿,这个减亏力度不是虚的。尤其第三季度单季亏2532万,比前两个季度加起来还少,说明经营趋势在往回收。
再扒一眼产品数据,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卖了38.79亿,占总营收近七成,销量13万多吨,虽然平均售价同比降了10%,但原材料成本压得更狠。碳酸锂采购均价每吨降了快1.9万,磷酸铁也便宜了3.6%,尿素更是直接砍掉两成成本。这一进一出,毛利率压力其实是在缓解的。车用精细化学品那块儿虽然量大,但增长平缓,真正挑大梁的还是新能源材料这条线。
有意思的是,公司刚推了个685万份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占总股本1%,一次性授出,没留后手。这种玩法通常是要绑定核心团队,准备打硬仗的节奏。结合他们之前定增募资20亿投向山东和湖北的高性能磷酸盐正极材料项目,明显是在卡位高端产能。现在行业里像德方纳米、湖南裕能都在卷技术迭代,龙蟠的四代一烧高压实材料已经放量,第五代也在中试,说明不是光喊口号。
盘面上看,氢能源、储能、固态电池这些概念今天都在动,龙蟠身上贴着一堆标签,加上融资余额最近几天开始转为净买入,说明有资金在拿筹码。不过市盈率还是负的,说明盈利拐点还没彻底确认,市场炒的是预期和边际改善。
有一说一,现在锂电材料行业从“拼产能”转向“拼技术+成本控制”,谁能在高循环、高压实这些指标上领先,谁就能拿到车企和储能大厂的长单。龙蟠这波减亏,加上产能升级和激励落地,算是把基本面的底子稳住了。至于能走多远,还得看接下来几个大项目的投产节奏和客户验证情况。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