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系列(三)正平篇:好股凭借力,能否上青云
雷军说: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家里有矿的ya振在飞,有算力的yu顺在飞,妥妥的十倍大牛股。正平家里有矿,有算力,都是当下最热门的赛道,好风凭借力,能否上青云?
对于正平的发展前景,我想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来阐述一下:
一、公司概况与转型背景
正平股份作为一家在青藏高原成长起来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正站在历史性转型的关键节点。公司创立于1993年,2016年9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曾经是青海省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然而,面对传统基建行业的持续低迷和日益严峻的财务困境,公司不得不寻求战略转型。
从财务数据来看,正平股份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营业收入大幅下滑,从2022年的22.22亿元锐减至2024年的13.62亿元,累计降幅近40%;盈利能力严重恶化,2024年毛利率首次转负,为-7243.53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2.22%,财务风险持续攀升;更为严峻的是,2024年年报被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同时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公司股票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面对严峻的形势,正平股份果断开启了向矿业和算力领域的战略转型。这一转型并非盲目跟风,而是基于对自身资源禀赋的深入认识和对行业发展趋势的精准把握。公司在青海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既地处"东数西算"国家战略的重要节点,又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储备。同时,公司还拥有深厚的本土根基和良好的政府关系,这些都为其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天时:时代机遇与政策红利
2.1 算力行业:AI浪潮下的爆发式增长
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正在重塑全球算力产业格局。2022年ChatGPT商用掀起AIGC浪潮,头部企业快速推进大模型研发及应用,带动中国大模型训练需求快速增长。2025年1月,DeepSeek引发的大模型应用快速增长,推动推理端智算算力需求猛增。这种需求的爆发性增长为正平股份的算力业务转型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算力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根据多家权威机构的预测,2025年中国算力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5-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基础算力规模占比约45%,智能算力占比35%,超算算力占比20%。到2030年,中国算力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8.5万亿元人民币,基础算力、智能算力和超算算力呈现3:5:2的格局,中国在全球算力市场的份额预计达到35%,成为全球算力创新的重要引领者。
2.2 新能源金属:产业升级带来的需求爆发
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正在推动铜、锌等金属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作为正平股份矿业业务的主要产品,铜和锌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在铜需求方面,新能源汽车是最重要的增长引擎。电动汽车的用铜量是传统燃油车的4-6倍,单车用铜量达80-120公斤。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突破4000万辆,带动铜需求106.4-160万吨。更令人瞩目的是,预计到2030年,仅电动汽车领域的铜需求就将从2025年的120万吨跃升至220万吨。
光伏和风电产业同样是铜需求的重要来源。每GW光伏装机需铜500-800吨,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480GW,对应铜需求240-384万吨;每GW风电装机需铜300-600吨,2025年全球新增装机182GW,对应铜需求54.6-109.2万吨。
除了新能源领域,AI数据中心和电网升级也在推动铜需求增长。数据中心每兆瓦需5吨铜,而2030年全球电网投资年均增长9%-10%。综合来看,2025年新能源领域铜需求将突破157万吨,占全球总需求的5.6%,较2022年实现3倍增幅,新能源产业链对铜的需求复合增长率预计维持在27%以上。
从价格走势来看,铜价正进入"易涨难跌"的新通道。高盛、花旗等机构纷纷上调铜价预期,花旗预测2026年二季度铜价或达1.2万美元/吨,铜被赋予"新石油”地位!
2.3 政策环境:国家战略与地方支持的双重利好
在算力领域,"东数西算"工程作为国家重大战略,正在深刻改变中国算力产业的布局。2022年初,我国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全部获批,并规划设立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到2025年底,国家枢纽节点地区各类新增算力占全国新增算力的60%以上,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过80%。
更重要的是,该意见明确强化"东数西算"规划布局刚性约束,国家枢纽节点外原则上不得新建各类大型或超大型数据中心,进一步推动各类新增算力向国家枢纽节点集聚。这一政策为正平股份这样位于国家枢纽节点内的企业提供了独特的发展机遇。
在矿业政策方面,国家正在加强对战略性矿产资源的保障力度。青海省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接续储备地,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获得了政策的大力支持。根据青海省"十四五"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实施以来,青海省成为全国首批落实"两证分离"(矿业权不动产登记和勘查许可登记)的省份之一,简化了审批流程,提升了服务效能。正平股份旗下的格尔木生光矿业正是这一改革的受益者,于2025年9月17日获得了青海省首本《不动产权证书(采矿权)》及《采矿许可证。
三、地利: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
3.1 青海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在气候条件方面,青海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冬季漫长、夏季凉爽。特别是西宁市海拔2200米的冷凉气候,成为数据中心的"天然冷却剂",可以大幅降低制冷能耗。
青海的清洁能源资源更是举世瞩目。截至2024年底,全省电力总装机7190.4万千瓦(含储能208.1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94.6%(发电量占比84%),新能源装机占比70.7%(发电量占比45%),均居全国前列。青海已在全国率先实现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双主体"。
在资源储量方面,青海太阳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10亿千瓦,年总辐射量达5800至7400兆焦/平方米,为全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地区之一;风能总储量超过4亿千瓦,可利用储量超过7500万千瓦;水能资源总蕴藏量接近2400万千瓦。这种"水丰、光富、风好、地广"的资源禀赋,为发展绿色算力产业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优势。
3.2 算力业务:绿色算力的成本优势
正平股份的算力业务充分利用了青海的区位优势,形成了独特的成本竞争力。公司在青海省海东市河湟新区建设的昆仑算电协同示范产业园,充分依托青海94%的清洁能源占比与年均3.4℃的天然冷源优势。
在成本优势方面,青海电价长期保持全国最低水平,为算力产业提供了显著的成本优势。根据测算,以青海基地一年耗电60亿度计算,电价低一毛就能节约6亿元的成本,减排二氧化碳约500万吨。与东部地区火电相比,青海"绿电"的价格优势十分明显。
更具体地说,正平股份享受青海绿电价格(电价0.2元/度),运营成本较东部地区低60%。同时,公司还享受省级算力券补贴20%,进一步降低了运营成本。这种多重成本优势的叠加,使得正平股份的算力业务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在技术布局方面,正平股份采用昇腾910B+英伟达H800混合架构,兼顾国产替代与高性能需求。这种架构选择既顺应了国产化趋势,又保证了算力性能,体现了公司在技术路线上的
在市场应用方面,正平股份已与商汤科技、三一重工达成合作,在车路协同、数字孪生等场景实现85%的超高利用率,远超行业60%的平均水平。这种高利用率不仅提升了资产效率,也证明了公司在应用场景开拓方面的能力。
在发展规划方面,昆仑算电协同示范产业园总算力规模达50000P,一期8000P已于2025年8月底建成投产,与原有3000P算力合并运营,总规模达11000P(FP16精度)。二期计划扩展至10万P,目标成为全国领先的绿色算力基地
3.3 矿业业务:丰富的矿产资源储备
正平股份的矿业业务主要依托其全资子公司格尔木生光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拥有的青海省格尔木市那陵郭勒河西铁多金属矿。该矿区的资源禀赋为公司的矿业转型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资源储量方面,M1矿区已探明铜矿石量556.43万吨(铜金属量约6.65万吨)、铁矿石量636.71万吨、锌矿石量120.24万吨,矿石总量超1300万吨。M3矿区已探明铜金属量约3万吨,矿体面积为M1矿段的10倍,详勘完成后资源量可能进一步扩大。
在资源价值方面,以当前铜价8万元/吨、铁精粉900元/吨、锌价2.4万元/吨测算,M1矿段矿产资源静态价值约63.5亿元,若按矿业权评估常用的收益法(考虑开采成本和服务年限),资源净现值约35-40亿元。在开发进展方面,2025年9月17日,生光矿业正式取得了M1磁异常区的《不动产权证书(采矿权)》及《采矿许可证》,成为青海省首个获得采矿权"双证"的企业。M3磁异常区已完成1:1万高精度重力测量和1:5千高精度磁法测量,成功圈定两个成矿有利区,1号有利区面积0.45平方公里,2号有利区面积0.8平方公里,成矿潜力巨大。
四、人和:内部管理与外部协同
4.1 合作伙伴: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
面对转型过程中的技术和资金需求,正平股份展现出了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通过与各方合作伙伴的深度合作,弥补自身在新业务领域的短板。
在算力业务方面,正平股份的合作网络尤为广泛。2024年12月4日,公司与海东市人民政府、青海省数字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高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四方携手共建昆仑算电协同示范产业园。其中,青海省数字经济发展集团作为省属国企,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协调;高升控股提供云基础服务和技术支持。
在技术合作方面,正平股份与杭州冰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正平云计算(青海)有限公司,拓展算力设备租赁服务、数据服务及软件开发服务。公司还与商汤科技、三一重工等头部企业达成合作,在车路协同、数字孪生等场景实现了深度应用。
在矿业业务方面,正平股份与河北地矿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2024年9月25日,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那陵郭勒河西铁多金属矿M1矿区。河北地矿集团作为专业的地质勘探和矿业开发企业,将在专业技术团队派遣、矿山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
在政府支持方面,正平股份的转型得到了青海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昆仑算电协同示范产业园项目由青海省海东市人民政府、青海省数字经济发展集团、正平股份及高升控股四方联合共建,签约仪式获得政府高层站台。政府的支持不仅体现在政策层面,还可能通过协调资源、政策倾斜等方式推动重组,帮助公司整合算力或矿业资产。
4.3 发展战略:清晰的转型路径
正平股份制定了清晰的"矿业+算力"双轮驱动发展战略,这种战略选择体现了公司对自身优势的准确把握和对市场机遇的敏锐洞察。
在矿业业务战略方面,公司采取"以矿养矿"的滚动发展模式。通过M1矿区的开发积累资金,支持M3矿区和海外项目的开发。同时,公司强调智能化开采,通过AI技术提升开采效率。在产业链布局方面,除了主要的铜、铁、锌资源外,还将开发伴生的银矿和硫矿,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在算力业务战略方面,公司采用"算电协同"的创新模式,充分发挥青海的清洁能源优势。通过与政府、国企、技术公司的多方合作,打造集绿色算力、数据存储、应用开发、算力服务器生产及算力租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数算融合产业聚集示范园。
在协同发展战略方面,矿业和算力业务形成了良性互动。矿业产出的矿产资源为算力中心的储能设备提供原材料保障,而绿色算力又反哺矿业实现智能化升级,"以矿促算、以算养矿"的生态闭环已然形成。
在发展规划方面,公司制定了明确的阶段性目标。矿业业务方面,2025年目标产量10万吨,2026年达到20万吨,2027年达到设计产能40万吨。算力业务方面,2025年总规模达到11000P,2026年扩展至2万P,2028年达到5万P,远期目标10万P。
五、困境反转:借鉴yan湖与藏ge的成功经验
基于盐湖hu份和藏ge矿业的成功经验,结合正平股份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为其设计一条清晰的困境反转路径:
第一步:化解财务危机
正平股份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高达92.22%的资产负债率和13.66亿元的短期债务压力。借鉴盐湖股份的经验,公司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化解财务危机:
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以股权融资的方式补充资本金,降低资产负债率。根据市场消息,在M1采矿证下来前,就已经有好几家知名矿企来洽谈过,包括zi金矿业、省内的xi部矿业、河北地矿等。公司应加快推进战略投资者引入工作。
通过资产处置回笼资金。公司可以考虑出售部分非核心资产,如低效的传统基建业务资产,集中资源发展算力和矿业两大主业。
通过债务重组优化债务结构。可以与债权人协商,将短期债务转换为长期债务,降低偿债压力。同时,利用采矿权等资产进行抵押贷款,获得发展资金。
第二步:聚焦核心业务
借鉴盐hu股份剥离亏损资产的经验,正平股份需要果断聚焦算力和矿业两大核心业务:
在矿业业务方面,加快推进M1矿区的开发建设,确保2025年四季度如期投产。同时,加快M3矿区的勘探和采矿证办理工作,为后续发展储备资源。充分利用与河北地矿集团的合作,提升矿山开发的专业水平。
在算力业务方面,确保昆仑算电协同示范产业园一期8000P算力如期投产,并尽快实现满负荷运营。加快二期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争取2026年扩展至2万P。充分利用与商汤科技、三一重工等企业的合作,提升算力利用率。
逐步退出或剥离亏损的传统基建业务,将资源集中到高增长的新业务上来。
第三步:技术创新驱动
技术创新是实现困境反转的关键动力,正平股份需要在两个业务领域都加强技术创新:
在矿业领域,大力推进智能化开采技术。通过引入AI、大数据等技术,优化采矿路径,提高资源回收率,降低开采成本。特别是要利用公司在算力方面的优势,实现矿业的智能化升级。
在算力领域,加强与技术伙伴的合作,不断提升算力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重点关注液冷技术、异构计算等前沿技术,提升算力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
第四步:把握市场机遇
正平股份的困境反转恰逢算力和新能源金属两大行业的爆发期,公司需要精准把握市场机遇:
在算力市场方面,抓住AI推理算力需求爆发的机遇,重点开拓推理算力市场。利用青海的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算力服务。
在矿业市场方面,充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把握铜、锌等金属需求增长的机遇。特别是要关注铜价上涨的趋势,适时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
第五步:构建产业生态
借鉴藏ge矿业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经验,正平股份需要构建强大的产业生态:
深化与政府的合作,争取更多政策支持。特别是在算力业务方面,充分利用青海省的政策优势,包括算力券补贴、绿电优惠等。
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在矿业方面,与下游冶炼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算力方面,与AI企业、云计算企业等建立生态合作。
建立开放的创新生态。通过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同时,通过产业基金等方式,投资孵化相关领域的创新企业。
青海有十大上市公司,盐hu股份于2020年5月22日被暂停上市,王兴富,作为盐hu股份原党委书记、董事长(2013年12月至2020年6月任职),是此次事件的核心人物。2021年4月30日,王兴富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青海省纪委监委立案审查调查。2023年9月15日,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王兴富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70万元,扣押在案的赃款2158.4678万元予以没收。其中,索贿710万元,依法应从重处罚。
藏ge股份于2020年5月6日开市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证券简称由"藏ge控股"变更为"*ST藏ge",如果公司2020年度财务报告再次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将面临暂停上市的风险;如果暂停上市后首个年度报告仍不能满足恢复上市条件,将面临终止上市的命运。实控人肖永明的个人问题也在不断发酵。2020年,肖永明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深交所公开谴责,并处以五年市场禁入;2021年2月,他又因涉嫌非法采矿罪被刑拘。
对于青海的护犊子,我是非常赞赏的!假如你错过了之前的盐hu,藏ge,现在正平来了——展望未来,正平股份有望在3-5年内实现从困境到辉煌的华丽转身。随着矿业产能的释放和算力规模的扩大,公司业绩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到2028年,公司净利润有望达到14-18亿元,市值有望达到200-300亿元
作者:ST灵魂
链接:https://xueqiu.com/5633798848/356915740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