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友钴业签下十年大单,但别急着欢呼
今天看到华友钴业公告,子公司和亿纬锂能签了个大单——2026年到2035年间要向对方供应12.78万吨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消息一出,不少朋友可能觉得这是重大利好,但我劝各位先别急着下结论。
长期订单的"双刃剑"
这份协议最扎眼的就是时间跨度——整整十年。华友的匈牙利工厂要给亿纬的匈牙利工厂供货,看起来是两家中国企业把战场摆到了欧洲。这种绑定式合作在新能源行业不算新鲜,宁德时代和宝马的长期协议就是个先例。
但公告里白纸黑字写了三个风险:政策市场可能变、产品质量可能不达标、这可不是业绩承诺。特别是第一条,欧洲现在对本土供应链的保护越来越强,匈牙利工厂未来会不会面临贸易壁垒?这是个现实问题。
超高镍材料的"高端局"
这次供应的不是普通材料,而是超高镍三元正极。从补充材料里振华新材的半年报能看到,高镍材料现在占三元正极销量的一半,但整个三元材料市场正在被磷酸铁锂挤压。华友自己8月份也说过,大圆柱电池才是三元材料的主要增量市场。
有意思的是,这次合作双方都把工厂设在匈牙利,明显是冲着欧洲高端电动车市场去的。特斯拉柏林工厂、宝马i系列都在用大圆柱电池,华友这步棋算是卡位高端市场。但问题是,欧洲车企的电动化进度时快时慢,需求能不能如期释放还要打个问号。
亿纬锂能这个"老搭档"
翻看多平台新闻,发现亿纬锂能和华友早就是"老相好"了。2021年华友60亿定增,亿纬和它大股东就砸了18亿参与。后来两家在印尼镍资源、三元前驱体等项目上都有合作。这次签长约,算是把合作关系又焊死了一层。
但各位要注意,这种深度绑定既是蜜糖也可能是砒霜。一旦技术路线发生变革(比如固态电池突破),或者下游客户(比如亿纬)自身订单波动,都会产生连锁反应。公告里说的"对当期业绩无重大影响",潜台词就是短期别指望靠这个提股价。
冷静看待产业链"合纵连横"
现在新能源产业链的玩法越来越像战国时代——上游矿企、中游材料商、下游电池厂互相参股、签长单,为的就是锁定供应链安全。华友这波操作,本质上是在复制宁德时代"用订单换市场"的策略。
但咱们普通投资者得明白,这种十年长约就像结婚证,领证时热闹,过日子才是考验。华友要面对的是产能建设、技术迭代、客户需求变化三重挑战。特别是超高镍材料对生产工艺要求极高,良品率但凡出点问题,都可能把利润吃光。
保持观察,让子弹飞一会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已经持有华友,可以继续观察后续具体订单落地情况;如果还没进场,不妨等明年看看匈牙利工厂的实际投产进度。记住,在新能源这个高波动行业,公告的热闹和真金白银的利润之间,往往隔着一条鸿沟。
最后提醒一句:任何长期协议都要打折看,毕竟连婚姻都有离婚的,何况商业合同?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