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友钴业今日公告,其子公司成都巴莫与亿纬锂能签署了为期十年的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供应框架协议。根据协议,2026年至2035年间,成都巴莫匈牙利工厂将向亿纬锂能匈牙利工厂供应约12.78万吨产品,其中2027-2031年集中供货12.65万吨。这份公告推动华友钴业股价今日收涨3.97%,报60.51元,成交额达42.99亿元。
这份长期供货协议的核心看点在于其欧洲本土化供应模式。双方均选择在匈牙利设厂生产,直接对接欧洲高端车企的新一代电池平台需求。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00万辆,同比增长26%,市场呈现温和复苏态势。华友钴业在公告中明确表示,此举旨在"深度嵌入欧洲电动汽车产业链,依托大圆柱电池技术迭代机遇强化产业链协同"。
从技术路线观察,协议锁定的"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正成为高端电动车电池的主流选择。虽然当前磷酸铁锂主导中低端车型市场,但高镍三元在能量密度方面的优势使其在高端市场仍保持竞争力。据ICC鑫椤资讯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三元材料产量同比增长7.3%,达到32.1万吨,未来市场份额有望回升。
华友钴业在风险提示中保持了审慎态度。协议明确表示不构成业绩承诺,并指出了政策变化、市场需求波动、履约能力等潜在风险。这种谨慎表述符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范,也反映出长周期订单在实际执行中面临的不确定性。
值得关注的是华友钴业近年来持续推进的全球化布局。公司在印尼已具备约24.5万吨镍金属量生产能力,在韩国与LG化学合作建设电池材料工厂,如今匈牙利基地又获长期订单。这种"资源端在东南亚,制造端辐射全球"的布局策略,正使其逐步构建起跨国供应链体系。
从产业协同角度分析,这份协议进一步强化了华友钴业"上控资源、下拓市场、中提能力"的一体化战略。公司在上游拥有印尼镍资源和刚果(金)钴资源,在中游具备材料制造能力,如今通过长期协议锁定下游客户,产业链协同效应持续深化。
虽然公告强调该协议"对当期业绩不产生重大影响",但长达十年的供货周期为华友钴业新能源业务提供了可见度较高的收入预期。考虑到正极材料在锂电池成本中占比约30-40%,以当前市场价格估算,这份协议潜在价值可能达到数百亿规模。
华友钴业此次与亿纬锂能的深度绑定,反映了锂电池行业纵向整合的加速。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的转型期,材料商与电池商通过长期协议稳定供应链,已成为行业应对波动的重要策略。这种合作模式既保障了电池企业的材料供应,也为材料企业提供了稳定的产能出口。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