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晟科技这波异动,让我想起了智动力的剧本
你们注意到了吗?国晟科技这两天股价像坐火箭一样,连续两天涨幅偏离值超过20%,直接触发了异常波动公告。这种“妖股”式走势,让我不禁想翻翻历史剧本——比如去年智动力在回购公告和监管处罚下的表现,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先看国晟的现状:一边是大幅高于行业的市净率,一边是前三季度亏损上亿的业绩;刚砸钱投资了还没开展业务的固态电池项目,转头又宣布收购锂电池结构件公司孚悦科技。这种“左手押注新能源,右手加码锂电池”的激进操作,像极了赌桌上同时押大小——要么双赢,要么双输。
历史的镜子:智动力曾上演“回购狂欢后遗症”
还记得智动力吗?2025年11月发布股份回购公告后,股价连涨两天,但第三天就开始乏力,成交额明显缩水。更戏剧性的是,它一边回购一边被曝出信披违规,结果股价在处罚公告后居然还能涨——市场短期情绪就像春天的柳絮,看着热闹但一吹就散。
对比国晟,相似点在于:短期资金对消息面的狂热(收购+新能源概念),但背后是更高的估值泡沫和更尖锐的业绩矛盾。不同点在于,智动力至少还有回购护盘,而国晟目前全靠“画饼”:铁岭项目没开工,孚悦科技还要对赌业绩,控股股东一半持股都质押了……这可比智动力当年的风险敞口大得多。
当概念炒作遇到现实骨感
新能源的故事确实性感,但你们发现没?国晟的操作有个致命细节:它投的固态电池和收购的锂电池结构件,看似都是热门赛道,但技术路线和客户群体可能八竿子打不着。这让我想起某些餐厅既卖川菜又做法餐——招牌挂得花哨,后厨却容易乱套。
如果非要我给个观察角度:盯着它的流动性。银行贷款投项目、高质押率控股股东,意味着资金链得像高空走钢丝一样精准。万一孚悦科技业绩对赌失败,或者固态电池项目延期,现在的市净率泡沫怕是经不起一根针。
最后说点实在的
市场永远有胆大的赌徒,也有谨慎的猎人。国晟的剧本眼下充满想象力,但智动力的历史告诉我们:情绪推动的上涨,往往需要更长时间消化代价。如果你问我怎么办?我会把公告里那句“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信息”读三遍——毕竟,去年智动力也说这话的时候,罚单已经在路上了。
(当然,以上只是老韭菜的碎碎念,你的钱包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