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晟科技要花2.406亿收购孚悦科技100%股权,这消息一出,股价立马反应——连续两天大涨,涨幅偏离值累计超20%,直接触发异常波动。这事发生在2025年11月下旬,正是公司披露收购公告的当天,市场情绪瞬间被点燃。
这笔交易的具体内容是:国晟科技拟以2.406亿元的价格,从铜陵正豪科技和自然人林琴手中拿下孚悦科技全部股权。孚悦科技干的是高精密度新型锂电池结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属于新能源产业链中游的关键环节。如果顺利整合,这项收购有望帮助国晟科技进一步延伸在储能和动力电池领域的布局,强化其在新能源赛道的技术协同能力。
不过,公司在公告里也没回避风险。一方面,这次收购还没最终完成,存在暂停、中止甚至取消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即便交易落地,后续对业务技术、团队的整合效果也存在不确定性。更现实的问题是,双方签了业绩对赌协议,但如果孚悦科技未来实际利润达不到承诺水平,补偿机制能否有效执行,仍是未知数。
看到这里,我其实有点复杂的情绪。从战略角度看,这笔收购方向是对的。国晟科技原本主打HJT光伏电池,现在又通过子公司布局固态电池项目,再加上这次切入锂电池结构件领域,明显是在打造一条“光伏+储能+电池”的综合能源产业链。这种转型思路,在当前新能源产业横向融合的大趋势下,是有想象力的。
但问题也很清楚。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亏了超过1.5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样为负,基本面依然承压。市净率高达7.30,远超行业平均的3.09,说明股价已经提前反映了太多预期。而此次收购的资金来源并未明确说明,结合此前对外投资依赖银行贷款的情况来看,流动性压力不容忽视。
更让我关注的是市场的反应模式。近期主力资金确实在流入,但龙虎榜显示机构其实在卖出,反而是营业部席位买入积极——典型的游资主导行情。股东户数还在增加,筹码趋于分散,这不是一个健康上涨的信号。
所以在我看来,这个收购动作本身值得肯定,体现了管理层向新能源深水区迈进的决心。但投资者得清醒:现在的股价更多是由题材和情绪推动的,不是业绩兑现的结果。光伏、固态电池、锂电池结构件……每一个都是热点,可拼在一起未必就能立刻产生化学反应。真正考验公司的,是接下来怎么把纸面战略变成实实在在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