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鑫通用刚刚开完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这场原本常规的投资者交流,却意外释放出多个关键信号——营收利润双位数增长、自主品牌加速出海、三轮车业务异军突起,甚至对市场传闻中的“1.2亿美元大单”和欧盟反倾销调查也作出了回应。最引人注目的是,公司董事长李耀明确表示,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暴涨75.45%,达到15.77亿元,而营业收入也突破145亿元,同比增长19.14%。这一组数据,在当前制造业普遍承压的大环境下,显得尤为亮眼。
更值得细看的是结构变化。摩托车仍是基本盘,实现收入107亿元,但真正拉动增长的是通用机械产品,同比增速高达42.54%;而自主品牌“无极VOGE”系列收入达30.35亿元,出口更是猛增86.92%。这说明隆鑫通用正在从传统代工向品牌输出转型,且海外布局成效显著。尤其在哥伦比亚、非洲、中亚等市场,通过聚焦货运三轮车这类生产资料属性强的产品,结合耐高温、抗沙尘的技术优化,成功切入发展中国家的物流与农业运输场景。渠道上,国内网点破千,海外借力“一带一路”持续扩张,形成了内外并举的立体网络。
面对投资者关心的电动化转型问题,管理层回应称正“积极推进”,但目前尚未有具体成果披露。割草机器人仍处样机阶段,未商业化,因此暂不受欧盟反倾销调查影响。而对于AI和人形机器人等新兴方向,公司态度谨慎,仅表示“会认真考虑”。不过,公司在智能化服务方面已有动作,比如推出无极机车APP,集成T-Box实现车辆状态监控、导航投屏等功能,试图构建用户生态。
我最关注的一点是同业竞争的解决进展。此次向新隆鑫机电增资16.5亿元,并将通机相关资产、人员整体划转,显然是为厘清与大股东宗申系的业务边界。这一操作不仅有助于提升治理透明度,也为未来可能的独立运作或资本化预留空间。尽管控股股东质押比例仍高(所持股份100%质押),但承诺2025年内降至80%以下,风险可控。
说实话,看到这份成绩单,我是有点意外的。在一个燃油车内需下滑的行业背景下,隆鑫通用能靠出口和品牌升级打出一片天,说明战略定力不错。北向资金三季度大幅增持,融资余额处于低位,叠加MACD金叉,短期技术面也不弱。但我仍保持一分审慎:电动化进展缓慢、智能新品尚未落地,若长期依赖燃油+出口,未来可能面临政策与贸易双重不确定性。眼下风光,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