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泰来今日公告,拟向全资子公司四川卓勤增资7.6亿元,用于建设总投资25亿元的基膜涂覆一体化项目(二期之子项目二)。这一动作在隔膜行业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显得尤为关键。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基膜年产能20亿平方米、涂覆年产能30亿平方米,建设周期14个月。
从公告披露的细节看,此次扩产直指当前隔膜行业两大核心竞争维度:设备效率与规模效应。璞泰来特别强调,其基膜设备国产化进程已基本完成核心环节自给,单线生产效率行业领先。这种设备自给能力在隔膜行业具有战略意义——基膜生产设备的更新迭代正持续推动生产效率提升,而行业的生产模式和成本结构又决定了规模效应至关重要。因此,具备后发优势的新增高效产能有望凭借规模优势取得更强市场竞争力。
数据显示,璞泰来在基膜和涂覆业务上已形成良性互动。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基膜销量超10亿平方米,实现跨越式增长;隔膜涂覆加工出货量超过73.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6.80%。这种增长态势与下游需求密切相关: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发展渗透率不断提升,电化学储能市场爆发为锂电池开辟第二增长曲线,直接拉动了对高性能涂覆隔膜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璞泰来此次扩产着重强调“基膜+涂覆”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价值。公告指出,一体化产能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采购,带来更稳定的品质保障和供应安全。这种一体化供应能力在当前隔膜行业竞争中正成为关键差异化优势——下游电池企业对供应链稳定性和产品一致性的要求日益提高,能够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显然更具吸引力。
从行业格局观察,隔膜领域虽然竞争激烈,但高性能涂覆隔膜的市场空间仍在扩大。随着电池能量密度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对安全性的日益重视,涂覆隔膜的需求结构正在向高端化倾斜。璞泰来凭借其在涂覆技术、产品开发、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积累,似乎正试图通过此次扩产进一步巩固其在高端隔膜市场的地位。
该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还透露出一个关键信息:璞泰来认为行业新增的高效产能将凭借良好的规模优势取得较强市场竞争力。这种判断基于隔膜行业较强的后发优势特性——新投产的产线往往在设备效率、能耗控制和自动化水平上优于老旧产线。
在市场拓展层面,璞泰来明确表示此次扩产将增强涂覆业务的客户综合服务与拓展能力。一体化稳定供应能力和潜在成本优势,将提高公司拓展下游电池企业供应体系的竞争力。考虑到公司已与宁德时代、LG新能源、比亚迪等主流电池厂商保持长期合作,此次产能扩张很可能是在为承接这些客户未来增量订单做准备。
从资金安排看,项目总投资25亿元,公司增资7.6亿元,其余资金可能通过四川卓勤自有资金和银行借款解决。这种融资结构显示公司对项目的现金流安排较为稳健。
纵观璞泰来的业务布局,此次基膜涂覆一体化项目扩建是其“材料+工艺+设备”一体化战略的进一步深化。在新能源电池材料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这种纵向一体化能力正在成为头部企业构筑护城河的关键。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