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9 21:39:41 股吧网页版
璞泰来:2025开年业绩表现优异,业务平稳推进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卢小惠

K图 603659_0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近日,璞泰来(603659.SH)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与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48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91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32.15亿元,归母净利润4.88亿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5.30亿元。

  现金流管理成效显著, 运营效率迈上新台阶

  2024年全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12.17%,展现出强劲的抗风险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潜力。2025年第一季度,璞泰来的财务报告显示,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5.3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6亿元实现逆转,同比增幅高达138.95%。这一数据标志着其运营效率和管理能力迈上全新台阶。

  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尤其对于新能源制造企业更是如此。通过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可以看出,璞泰来进行了多维度的现金流优化策略:加强回款力度,应收账款规模较上年末下降7.84%;库存策略优化,存货规模较上年末减少1.45%,较上年一季度末减少22.98%,有效降低资金占用;加大票据使用,此结算方式有效延缓现金支出。这些举措显著提升公司资金周转效率,为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提供了充沛的流动性支持。

  负极材料降本增效,盈利能力持续优化

  2024年,璞泰来负极业务短期承压。2025年第一季度,璞泰来的营收情况迎来良好提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在负极材料业务方面,截至2024年末,璞泰来已经形成年产20万吨的负极材料产能,其中包括15万吨石墨化加工及15万吨碳化加工配套产能。据悉,璞泰来在优化升级各工段原料预处理工艺的同时,重点对石墨化环节进行技改,单吨电耗和单吨成本有望大幅下降。

  在子公司四川紫宸的先进产能建设方面,一期的10万吨产能在2024年已部分建成投产,其小批量试产产品已符合客户要求,各类性能指标已达到预定水平,生产效率与产品良率得到明显提升。四川紫宸二期10万吨产能目前已基本完成厂房建设,将于2025-2026年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择机投产。璞泰来将通过先进产能的建设、多样化的原料和工艺降本方案,公司将以差异化的产品、稳定可靠的品质服务国内外一线电池客户。

  与传统石墨材料相比,新型的硅基负极新材料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是未来锂电池领域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通过采用CVD沉积技术、硅碳复合技术、提高介孔强度、采取微米结构多孔化等方式可以大幅改善硅基负极膨胀问题。璞泰来的高容量、长循环等创新系列产品获得下游大客户的高度认可,并逐步量产导入;CVD沉积硅碳负极已取得小规模量产订单,安徽紫宸计划于2025年二季度投产,有望在消费电子、无人机领域逐步放量应用。

  与欧洲电池制造商签订合作备忘录,推进极片加工工艺落地

  依托在电池主材、粘结剂、集流体、自动化装备领域的深度协同,璞泰来可根据客户的电池设计方案和供料情况,提供极片加工所需的设备及工艺方案并完成加工服务,积极探索“整卷”交付模式,实现材料业务的集成服务。

  2025年4月9日,公司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欧洲嘉拓与德国启动电池制造商MOLL签订《合作备忘录》,双方合作将涵盖从产品开发到批量生产的项目全生命周期展开合作,包括为MOLL提供极片制作的工艺流程设计、电极加工设备;提供生产设备的研发与供应的全面服务;提供各类电池所需的负极材料、隔膜材料、粘结剂、集流体及铝塑包装膜材料产品。

  璞泰来表示,相关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公司在海外市场履约能力的持续提升,表明公司“材料+设备”一体化解决方案已获得国际客户认可。通过上述合作,公司将进一步积累海外项目交付经验,增强在高端电池的材料与设备领域的全球影响力,为未来拓展国际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财务结构健康稳健,加快落实发展战略

  截至2025年3月末,璞泰来总资产规模达431.6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2%。其中,流动资产占比55.23%,货币资金余额63.83亿元,流动性储备充足,显示出稳健的财务风险管控能力。

  璞泰来表示,未来将全面加快落实“两纵一横,协同发展”的发展战略,通过纵向一体化战略构建负极材料一体化和基膜涂覆一体化产业链闭环;通过横向战略拓展公司在自动化装备业务领域的产品线,提升存量业务护城河、市占率和规模效应,布局海外市场和新业务。公司始终致力于成为一家技术领先、产品优秀、管理规范的世界一流电池材料和自动化装备解决方案及集成服务的平台型企业,为全球新能源电池行业快速发展贡献力量。(卢小惠)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