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柴刘斌)近日,璞泰来披露业绩显示,公司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4.48亿元,归母扣非净利润10.63亿元。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2.15亿元,同比增长5.96%;归母净利润4.88亿元,同比增长9.64%。
此外,公司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3亿元。公司每股收益0.23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62%。
2024年,璞泰来以负极材料一体化、涂覆隔膜国产化、装备智能化为支点,撬动全球新能源产业技术变革。
据璞泰来最新披露,其快充负极新品已满足6C的性能要求,配合自产粘结剂的使用可满足8-10C快充性能要求,相关产品已通过多家客户产品技术认证,并已逐步开始批量出货。公司高容量、长循环等创新性产品获得客户高度认可,后续将积极推动在动力和储能领域的量产工作。
同时,璞泰来开发了可应用于消费电池的新一代高性能石墨,可灵活优化天然石墨产品,提高其快充和循环等性能。而其新型硅碳负极材料具有高容量、低膨胀和长循环等高性能表现,是国内少数具备量产能力的企业,除应用于高端消费类锂离子电池以外,亦可适配半固态/固态电池,目前CVD沉积硅碳负极产品在消费类客户导入顺利,实现小批量出货。
在石墨负极材料的创新方面,璞泰来积极推进多孔碳材料、锂电硬碳、钠电硬碳和单壁碳管中试工作,持续改善生物质石墨、高倍率型石墨、3D锂金属负极的电化学结构和动力学性能,研发布局用于干法电极制备的新型石墨和导电纳米管等新材料,致力于前瞻性产品和工艺技术的创新。
在涂覆材料方面,璞泰来研发并量产了用于超薄隔膜涂层的超细氧化铝、超细勃姆石、纤维状勃姆石等下一代陶瓷材料,进一步拓展了在正极边涂勃姆石、半导体低放射性氧化铝、涂覆介孔氧化铝等方面的应用,丰富了其产品系列和下游应用场景。
面对TWh时代的竞争,璞泰来表示,已布局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前沿领域,公司手握国内授权发明213项、外国专利授权3项,持续强化技术壁垒。未来,璞泰来将继续以创新为引擎,推动中国新能源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