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木股份(603633)近年来频繁在热门技术领域布局,从在湖南长沙设立研发中心、区域运营中心和数字化工厂,到最新涉足人工智能(AI)领域,均不能摆脱“蹭热点”的嫌疑。
参与新设时代之门公司,跨界进军AI
2025年2月6日,徕木股份与另二家企业共同成立了“时代之门(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该公司专注于智能机器人研发、人工智能基础及应用软件开发,以及AI硬件、云计算设备、智能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智能家庭消费设备销售。近年来的市场热点,时代之门经营范围多有涉及。

时代之门(上海)科技公司工商信息(来源:企查查)
这一举动再次引发了市场对该公司是否在“蹭热点”的讨论,尤其是徕木股份此前的业务主要集中在连接器和精密部件领域,进军AI市场显得极为突兀。
7亿元落子湖南数字化工厂,公告后再未公告进展
这不是徕木股份头一回跨界。
早在2023年10月17日盘后,徕木股份发布公告称,拟投资5000万元在湖南省长沙市设立控股子公司湖南徕木科技有限公司,并拟由该子公司建设区域运营中心及数字化工厂项目,投资总额预计不超过7亿元。此外,公司拟在湖南省长沙市设立湖南研发中心项目,投资总额预计不超过3亿元。此举旨在推动公司在光伏连接器领域的技术升级和智能化改造。

湖南徕木科技有限公司工商信息(来源:企查查)
此后不久,有当地媒体报道徕木股份斥资10亿落子长沙金霞经济技术开发区,研发中心入驻新湖南大厦。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迄今,上述项目未见有进一步公告,2023年报、2024年中报也只字未提进展,更鲜有媒体报道,以致有投资者怀疑公司是否在利用热门政策吸引市场关注,而非进行实质性战略转型。
从连接器到AI,跨界有点儿大
徕木股份一直在汽车电子、光伏及工业设备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尤其在高电压连接器、高清高速连接器以及高频连接器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近年来,徕木股份在新能源、储能及氢能源电池等新兴领域也有所尝试,已通过相关产品的认证,并开始小规模销售。
然而,转型进入AI领域,其能否在这一新兴领域取得突破,仍然令人生疑。尽管公司在2023年底启动了TSN(时间敏感网络)系统研发,目标是提升自动驾驶和机器人行业的信号传输精度和速度,并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这一项目的后续进展及能否为公司带来效益,仍有待观察。
蹭热点还是战略转型
“蹭热点”通常指企业通过投资热门领域以期迅速提升市场关注度,但这种做法往往缺乏长期战略支撑。徕木股份的AI布局以及下注湖南的10亿元投资,是否存在“蹭热点”之嫌,尚难有明确答案。尤其在湖南数字经济项目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背景下,这些布局能否实现预期目标充满各种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8月,徕木股份董事长朱新爱因涉嫌违法被立案调查和留置,直到2025年1月初才解除留置。尽管“留置”并不直接等同于犯罪,其背后可能涉及复杂的经济问题或是职务行为的审查,但这一事件对公司股价和整体运营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此期间,公司进行了高层人事调整,并实施了股份回购,试图稳定局势。

徕木股份2024年8月20日公告董事长被留置后至2025年2月6日的股价走势
一家公司在遭到上述巨大冲击后,还能迅速施行重大跨界战略转型,其管理层执行力不可谓不强。但“打雷”之后不见“下雨”,其项目的推进进度备受投资者质疑及关注,反而给公司带来“蹭热点”嫌疑。
AI布局的资金和技术风险
作为一家市值与资产总额都仅约36亿元,净资产不到20亿元,账上货币资金仅3.27亿元的中小市值上市公司,徕木股份可调用的资金相对有限。以1000万元注册资本进入AI领域,能否支撑起后续庞大的研发及市场推广投入、如何平衡好资金与资源配置,是公司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
而且,跨界的徕木股份缺乏在AI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且专业人才储备也从零开始,即使在行业AI应用的竞争中也缺乏优势。
如何将AI业务与现有的连接器业务相结合,整合市场创造协同效应,对公司更是巨大的挑战。
近年来,资本市场热点层出不穷,有许多企业试图跨界进入热点领域,但绝大多数项目最终未能转化为实际效益,“蹭热点”失败反而影响了企业的股价和估值。徕木股份的在多个热点领域的投资布局,是否会成为新的一例,还需时间验证。
徕木股份能否在AI、数字化工厂等新兴领域取得真正技术突破,同时保持并提升传统业务的竞争力,将直接影响其未来的业绩和市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