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股票需要好运,但财务功底也同样重要,股吧有家伙说A股的绝味食品营业收入虚减,都被ST了,国联虚增收入难道不会被ST,听上去挺像那么回事,实际呢?1-打开绝味食品的处罚函,原文写着,绝味食品未确认装修门店收入,导致报告期内少确认收入。有较好财务功底的股民就能想到,收入可以少确认,难道向下游加盟商要的装修款,会这么大方的免单嘛?结论肯定不会是免单,如果是免单了,那也只是销售折价的概念,营业收入就没有少做,也不存在被处罚的可能。既然是处罚了,那么实际情况肯定是将钱收到了公司的小金库,公司的体外账户里面,然后监管一拉里面的流水,好家伙,不罚你罚谁,妥妥的侵占上市公司小股东利益,原本该收到上市公司的钱,被收进了特定体外账户,供部分人员使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形同虚设。这也是为什么下文提及一句话,上述违法行为依据合同,银行流水…等证实。监管已经明白的告诉了股民。2-国联总额法和净额法,同等金额的增加了收入和成本,只是会计处理的问题,这种处理,在2019年度上市过程中,已经是经过了交易所和证监会认可的,也是经过了会计师和保荐机构质控认可的。只是现在强监管,大形势下逼迫企业改净额法。其实按照净额法处理,国联股份报表更性感,毛利率显著提升,挺好。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
◆
发表于 2025-09-19 11:50:40
发布于 浙江
延续7月25号的判断,几点想法:
1-该事件可以理解为,作为明牌情况下,7月25关键节点的又一明确节点,上交所方已经过关了,是在现有监管法律法规下给予企业最小的处罚。也仅仅象征性的批评了三人(数量少),流程性监管而已,企业的回复也是官方回复,必须有人得出来抗辩,实控人表明多次督促,且积极处理了,公司是难,上交所监管也同样难(监管必须站在自己权威无误的立场下)。能言辞犀利的追问下,适当的给予批评,算是轻轻的放下,监管还是呵护好企业的,也理解现有总额法和净额法的难处。
2-时间上也在9月11号,大概率是在8月多就已经沟通过,是预留好和企业反馈沟通的时间。(涂多多27号的公告,就能看的出9月4号巴方总理来国联站台之前,高层不会有任何增加国联企业污点的事情发生,同样也要等到2周后,公告对国联的批评,是对巴方的尊重)
3-上交所是监管,同样也是最大的官方媒体。有没有一种可能是,证监会也需要这样一份以企业自己的口吻披露的整改报告。监管的报告是不会对大众公开的,既是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也是维护监管的权威和威慑力。
4-以上内容来看,潘勇没有说假话。各方在积极推动结案事件。这是目前上交所能给的最早,最积极,最恰当的处罚。氛围我作为一个局外人的观点来看,也觉得是好的。
5-接下来企业需要好好写整改报告。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