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6日讯(记者方彦博)四季度以来,国内预焙阳极市场景气度回升,价格实现两个月连续上涨的同时,企业盈利空间逐步修复。
“进入11月,多家生产企业宣布提涨预焙阳极产品的执行价格,涨价幅度超220元/吨。”一位资深产业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预焙阳极在10月初已有一次集中提价,四季度以来价格已经两连涨,累计涨幅近300元/吨,这也让生产企业的盈利空间进一步扩大。”
索通发展(603612.SH)也在近期接受调研时表示,近期预焙阳极市场出现明显转向,10月和11月的预焙阳极行业指标价格均环比上涨。
第三方数据显示,当前预焙阳极的主流市场采购基准价格约为5124元/吨,环比推涨4.5%,同比涨幅达到39.62%。
供需格局的优化是本轮价格上涨的核心逻辑。在供应端,在经过三季度丰水期预焙阳极企业开工率高点后,部分地区采暖季临近陆续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导致企业开工负荷下滑。
“另一方面是需求端受新能源车行业表现优异、光伏行业好于预期的带动,电解铝的消费状态好于预期,原铝产业链供需缺口进一步放大。”有电解铝企业相关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此外,预焙阳极主要原料石油焦四季度以来价格持续拉涨超6%。在“成本托底、需求回暖”的驱动下,预焙阳极市场的涨价顺理成章。前述产业人士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预焙阳极的原料石油焦价格涨幅明显,但其另一主要原料煤沥青则在供需双弱之下价格震荡走跌。此消彼长之间,预焙阳极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得以扩大。
隆众资讯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预焙阳极理论利润增至175元/吨,生产企业盈利状况较前期低点已有改善。
对于行业未来走势,业内人士普遍持相对乐观态度。
前述产业人士表示,由于国内方面部分区域因能耗指标优化、产业集群升级,仍存在电解铝产能调整或新增的局部空间,将同步带动预焙阳极需求;同时,海外电解铝产能的扩张也将给预焙阳极带来新的需求增量。
索通发展也在调研中表示,当前海外电解铝产能投资方兴未艾,特别是在东南亚和中东等地存在显著预焙阳极增量市场,有望成为未来预焙阳极增长的核心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