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连降三年后,掌阅科技终于“翻身”,净利润开始转增。
掌阅科技4月18日晚间发布2024年年报显示,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29.17万元,同比增长41.46%。值得关注的是,掌阅科技在稳步发展免费阅读业务的同时大力发展衍生业务,衍生业务实现收入7.76亿元,成为第二增长曲线。4月21日,掌阅科技股价收涨6.85%。
文娱产业分析师张书乐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短剧赛道,由于此前野蛮生长,用户已经出现审美疲劳,而由优质网文改编的短剧反而大有可为,机会窗口此刻开向了如掌阅科技这般的平台一方。”
净利润增长41.46%
最新的财报显示,掌阅科技实现营收25.83亿元,同比下滑7.02%。对于营收下滑,掌阅科技在财报中解释,“受市场变化影响,公司数字阅读及版权产品业务收入降低所致。”
2024年,掌阅科技数字阅读平台收入为16.47亿元。同比下滑25.91%;与此同时,版权产品业务收入同比减少39.53%至1.58亿元。
掌阅科技方面人士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互联网行业格局逐步成型,流量红利效应减退,流量成本进一步攀升,在此背景下,公司为实现阅读用户以及衍生业务用户的不断渗透,面临更高的市场推广成本投入,可能对公司盈利水平造成影响。”
“流量成本的攀升,对公司存量用户的精细化运营将有更高的要求,若对存量用户的精细化运营效果不达预期,公司业绩增长将由更多增量用户贡献,势必加大推广力度,更高的渠道推广投入可能会对公司的盈利水平产生影响。”上述掌阅科技方面人士进一步表示。
掌阅科技董秘陈永倬在4月21日的业绩说明会上回复《华夏时报》记者,公司免费阅读业务收入下滑主要受市场变化影响。
“公司在免费阅读业务的优势是:公司运营的数字阅读平台已积累庞大的用户规模,用户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数字内容消费习惯;公司通过多年的积累,数字内容资源丰富,品类众多,能够满足用户各种类别、各种场景的阅读需求。”陈永倬进一步表示,未来公司将进一步优化发展免费阅读业务,提升运营效率。
虽然收入下滑,但是掌阅科技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29.17万元,同比增长41.46%。而在2021年至2023年,该公司归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51亿元、5757.72万元、3484.43万元,分别下滑42.99%、61.77%及39.48%。这也意味着,掌阅科技在净利润连降三年后终于转增。
对于公司2024年为何增利不增收,陈永倬表示,“主要系本期(2024年)公司积极优化效率,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研发费用下降所致。”
财报显示,由于优化推广策略,降低推广成本,掌阅科技销售费用在2024年同比减少11.86%;其研发费用在2024年同比降低11.51%,主要系优化研发人员结构所致。
“免费阅读是网文盈收场景的一种选择,和付费阅读并无优劣之别。在泛娱乐市场,网文受众的总时长正在被短剧、短视频切割,但免费阅读并非一定单纯靠广告,还可以积累铁粉和IP,在衍生业务包括但不限于短剧、动漫、谷子经济拓展,这些都是用来延长产业链、增厚产业收益的方法,免费阅读早已不是简单地看用户在线时长、用户总量、活跃度之类看似客观但并不能带来可观收益的老指标。”张书乐如是说。
勇闯短剧赛道
虽然网文业务表现低迷,但与赛道其他玩家一样,掌阅科技也切入到了短剧赛道,并快速取得了成绩单。
2024年,掌阅科技大力发展短剧等衍生业务,积极拓展以IP为核心的短剧内容生产、制作与运营,通过数字阅读与衍生业务的融合发展,提升IP的生命力和商业价值。掌阅科技衍生业务在2024年取得收入7.76亿元,占其营业收入30.02%,已经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掌阅科技表示,“衍生业务的发展为公司中长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据记者了解,掌阅科技的衍生业务目前还是以短剧为主。
微短剧市场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2024年中国微短剧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首次超越传统电影票房,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5.76亿,占网民总数的52.4%,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增至634.3亿元,2027年达到856.5亿元。
短剧赛道虽然前景广阔,但是玩家也颇多。长、短视频平台、影视公司均在短剧市场高歌猛进,同属于阅读领域的阅文集团、中文在线等公司也早已布局短剧赛道,尤其是中文在线曾凭借ReelShort爆火并在资本市场获利颇丰。
张书乐分析称,“网文因其互联网属性,天然带有和短剧的亲近性,网文IP改编短剧,目前是网文的一个变现和衍生的快捷方式,也是当下网文平台最有望打通的产业链,掌阅科技发力短剧,本质上和友商们的打法一致;而在短剧赛道,由于此前野蛮生长,反而让用户有所审美疲劳,来自优质网文改编的短剧反而大有可为,机会窗口此刻开向了如掌阅科技这般的平台一方。”
陈永倬也表示,公司发挥平台优势,基于数据驱动业务发展,一方面通过阅读和短剧平台的大数据分析,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偏好,为短剧的创作和传播提供数据支持;另一方面,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优化推荐算法,提高优质作品的曝光率和点击率,增加流转效率,做好短剧的多元化商业变现。
“未来,公司以提升内容的质量、规模化和标准化能力为驱动,拓展内容生态;以增长的均衡度、AI 应用的创新度、内容经营决策的数据模型、新策略的挖掘等维度,重新梳理并识别短板,构建长期稳健的发展链路,为衍生业务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陈永倬还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