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以“斧头摇”出圈的通用人形机器人企业众擎机器人,近期开始集中探索真正商业化落地场景。而其合作伙伴则是主攻场景智慧化的多伦科技。
日前,多伦科技(603528.SH)与众擎机器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共同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公安执法、交通管理、商业零售等垂直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与商业化进程。
按照规划,投入场景的众擎机器人采购,三年不低于2000台,并且应用于机动车查验与交通管理等场景。
受该消息影响,多伦科技9月16日收涨4.78%,报9.64元/股。
2000台只是起点
今年以来,具身智能机器人借助各类“秀场”成功破圈,完成从0到1的行业认知之旅。下半年以来,机器人行业头部企业频频对外传达具身智能机器人商业化的企划与潜力。其中,头部机器人企业已经开始获取长周期大批量订单。
此前,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宣布获得2.5亿元人形机器人订单,被认为是开拓工业场景的先驱。此次众擎机器人则试图依托智慧交通产业从业者多伦科技,形成其在巡检与导览结合场景的首个明确的行业参与者。
多伦科技董事长章安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形机器人用于导览可以解决传统导览如人工讲解、固定指示牌、语音导览器的很多痛点,首先在时间上,导览机器人将不受上下班、中途休息等限制,可全天候二十四小时提供服务,大大提升服务效率。其次在交互体验上,导览机器人可代替人工,随时随地跟随客人移动并提供拟人化服务,通过主动服务让交互更具有亲和力,而不像固定标识或语音导览那样只能单向输出。
另外,机器人有各类通用模型的加持并通过互联网实时获取海量知识库,可满足不同用户在语言、路线、扩展知识等多方面的需求。最后,机器人的长期运营成本远低于人工,且不会受到记忆偏差、情绪波动等因素的影响。
通用机器人的早期应用场景包括商业导览,巡检,以及各种工业场景中简单的搬运、操作、质检等。而更复杂的场景有赖于行业诞生更为高效的具身智能以及多模态感知决策能力,需要生态伙伴与机器人本体企业打磨算法场景,获取海量数据,并形成专业生态的先手。
“交通场景下会用到的是智能导办机器人,在技术要求上不仅要向用户提供导览的功能,还要指导用户去办理业务,因此研发难度要比导览机器人更高。除了要多模态感知和理解用户的要求,更要熟悉交管场景下的所有业务、自动办理设备及办理流程,并完全取代辅助人工,指引用户完成业务办理。”章安强表示。
多伦科技的核心业务包括智慧交管、智慧驾培、智慧交通,智慧车检;公司熟稔相关业务流程,并于近年试图提高在无人化,少人化场景中智慧解决方案的自主性。此前,公司正自主研发查验机器人,并依靠AI和机械臂完成车管所的智能检测,并实时联网公安数据库减少人为差错。而此次合作众擎机器人,或出于延展AI智慧交管业务的解决方案柔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部分城市地区车管所采用AMR型导览机器人作为业务引导和知识库,但由于车管所等场景场地限制,其实际无法达到完全走通车管所在全域全业务范围的任务和流程。
“2000台只是起点”,面对记者对采购数量的疑惑,章安强如是解答:“中国有3000多个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域,基于目前客户的明确需求,公安、交通、新零售只是多伦与众擎合作的首开场景。”
他还表示,伴随智能导办机器人、交通安全劝导机器人、机场安检机器人、安防巡逻机器人等多机种的陆续推出,适用场景会越来越多,使用区域也会越来越广,因此未来将会有更大的数量需求。
机器人开启公共服务场景探索
从拳击跑步跳舞,到导览巡视答疑,甚至最终像一个交管所工作人员一样熟悉并可以执行车管所的所有业务流程——对于通用型人形机器人来说,这并非是一个无缝拼接的过程。多伦科技虽然熟悉车管所业务流程,并且有丰富的智慧化数据化经验,但要将其完美嫁接至人形机器人领域,并跨越人机交互的藩篱,或仍需双方的大量合作。
对于机器人“干活”,众擎机器人CEO赵同阳表示,目前人形机器人的大量落地,需要依靠体能和智能结合,双足要稳定、可靠、高效、长续航的到达目的地。为了完成这个事情,行业走了20-30年。目前,机器人跟人的对比,体能上灵活程度、敏捷、非常稳定,有些地方甚至比人还强,硬件上已经基本达到满足。但同时,通用智能要能在很多环境下替代人,就需要通用能力,比较难。
“我们跟多伦合作是因为他们需要的是专业能力而并非简单的通用能力。他们的客户用的落地场景是很细分的,多伦这么多年的数据用于训练模型在专用行业是没有问题的,更容易落地。不仅公安、交通,在生产制造,导引导购等也能落地。”赵同阳表示。
在合作节奏方面,记者了解到,目前双方首先将基于导览和知识库等基础功能进行开发和训练,完成平台式的交互能力构建。下一阶段,则将真正进入办理业务领域,形成业务办理辅助能力,期待在具身智能参与公共管理方面获得先发经验。
记者还了解到,多伦科技与众擎合作的长期目标为使用通用人形机器人去承载大量城市运营的核心功能。
事实上,随着中国人口基数与结构的变迁,基于自然人的核心城市功能单位服务成本未来或将快速爬升。有专家认为,未来通用人形机器人在不改变城市基础交互形态的基础上能够大量应用,其将有助于维持城市基础设施服务的广度与成本。
“2025年是多伦科技与众擎机器人合作的元年,所以首次合作会聚焦在双方最擅长的领域如公安执法、交通管理等,未来还会依托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所沉淀的大数据、算法技术及实施经验拓展如新零售、商业服务等领域的广阔市场。”章安强则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