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绝味”)成立于2008年12月17日,总部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公司于2017年3月1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主要从事休闲卤制食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禽类、蔬菜类、其他特色卤制品等多个品类。其核心品牌“绝味”是中国驰名商标,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一、 核心优势与竞争力
1.品牌与规模效应:绝味凭借其“始于美味,忠于信赖”的品牌理念和广泛的门店覆盖,已成为行业标杆。其巨大的销售网络使得公司能通过集中采购和规模化生产有效降低单位成本,并凭借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平抑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2.供应链网络:公司构建了“紧靠销售网点、快捷生产供应、最大程度保鲜”的供应链体系,以300-500公里为半径在全国布局了22个生产基地(含3家在建),实现了“以直营连锁为引导、加盟连锁为主体”的标准化门店运营管理。这不仅保证了产品的新鲜度和配送效率,也形成了较高的运营壁垒。
3.产品研发与灵活性:绝味注重产品创新,能针对不同地区的口味偏好推出地域限定产品(如在甘肃上线黑鸭风味二节翅,在湖北推出黑鸭油焖虾球,在云南上线酸辣虾仁和酸辣风味凤爪),有效避免了消费者的“口味疲劳”,提升了市场渗透率。
4.科技赋能:公司从智能化生产、植物萃取技术开发和保鲜技术升级三大方向进行研究升级。例如,与权威机构推进速冻保鲜技术创新,与中国工程院单杨院士工作站合作创新香辛料萃取技术,打造更智能化、柔性化的生产基地,实现全生产链条的高质量发展。
二、 控股股东情况
绝味食品的控股股东为戴文军先生(实际控制人,控制权比例为46.68%)及其关联企业,公司的股权结构相对集中。
这种股权结构表明公司主要由创始团队及其关联方控制,有利于企业长期战略的稳定执行。值得注意的是,林芝腾讯科技有限公司、社保基金均出现在其十大流通股股东里。
三.、被ST原因
公司于2024年8月15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2025年9月19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湖南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调查查明,在2017年至2021年期间,绝味食品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各年度报告少计营业收入,占对应年度公开披露营业收入的比例在1.64%至5.48%*之间。这使得公司2017年至2021年的年度报告未能如实披露营业收入。
处罚措施:
对绝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责令改正、警告,并处400万元罚款。
对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戴文军:警告,并处200万元罚款。
对时任财务总监彭才刚:警告,并处150万元罚款。
对时任董事会秘书彭刚毅:警告,并处100万元罚款。
公司股票于2025年9月22日停牌,自2025年9月23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A股简称变更为“ST绝味”。实施后,公司股票将在风险警示板交易,每日涨跌幅限制为5(正常主板股票为10%)。
公司回应: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高度重视此事,表示将追溯调整相关财务报表,加强内部控制流程建设,提升内控合规水平,并尽快消除相关事项的影响,在满足条件后申请撤销风险警示。
四、总股本及股东人数变化
总股本:截至最新数据,绝味食品的总股本为6.06亿股,全部为流通A股。
截至2025年8月29日,股东总户数为5.29万户,变化不大。
四.、业务发展趋势与挑战
行业地位与战略:绝味食品目前仍是国内规模最大、门店数量最多的休闲卤制食品连锁企业之一。公司长期坚持“深耕鸭脖主业,构建美食生态”的核心战略,并致力于打造“一流特色美食平台”。
近期业绩压力:2025年上半年,绝味食品实现营收**28.2亿元,虽然在同类公司(紫燕食品、周黑鸭、煌上煌)中仍居首,但同比下降15.57%,营收降幅是四家企业中最高的。净利润方面,虽然以1.75亿元位列第一,但同比下滑超过40%。这反映了在宏观消费环境承压与行业竞争加剧的双重挑战下,公司面临的短期困难。
门店调整: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绝味鸭脖在一年半多的时间里净闭店超过5000家。
未来展望:公司表示,上半年已推行“聚焦卤味赛道,深耕细分需求”的战略,着力场景化创新与精益运营,持续探索细分需求响应机制的可行性路径,为卤味业务发展寻求更多突破口。
总结,绝味作为休闲卤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其强大的品牌效应、广泛的渠道网络和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是其核心竞争优势,腾讯及社保对其的持股也证明了其价值,庄家极可能利用本次ST机会进行洗盘,股价位于历史底部,结合即将开始的消费复苏,明年或大有可为,需要时间等待。
值得注意的一点,目前绝味的热度被干到了东财及同花顺热度第一,关注的人太多了,本次被ST可能跌幅不大,所以导致短期洗不干净。#周度策略# #炒股日记# #投资随笔# $绝味食品(SH603517)$ $复旦复华(SH600624)$ $创意信息(SZ300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