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普照明刚刚发布了2025年三季度财报,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尽管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但扣非净利润在Q3实现正增长,释放出经营基本面企稳的信号。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9.1亿元(-3.2%),归母净利润5.8亿元(-7.2%),扣非后为4.6亿元(-8.0%)。单看第三季度,营收16.9亿元(-0.6%),归母净利润2.1亿元(-12.2%),但扣非归母净利润达1.8亿元,同比增长0.7%——这是自2024年以来首次恢复正增长,说明主业盈利能力正在修复。
政府补贴退坡影响短期利润,实际经营更健康
财报中一个关键点是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的背离。2025年Q3政府补助从去年同期的3811万元大幅减少至745万元,缺口达3066万元,几乎完全解释了当季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893万元的主要原因。而同期扣非净利率反而提升0.1个百分点至10.8%,说明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核心业务的实际表现其实优于报表数字。这种波动更多反映的是财政补贴确认节奏的问题,并不意味着经营恶化。
毛利率方面,Q3为38.5%,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可能与商用项目初期让利抢占市场有关,叠加渠道结构变化的影响。费用端整体可控,期间费用率微升0.6个百分点至27.1%,其中研发费用率继续提升至4.7%,显示出公司在产品升级上的持续投入。
智能健康战略落地,B端+C端双线推进
真正让我看好欧普照明未来潜力的,是它正在从传统照明厂商向“智能健康光环境服务商”转型。三季度推出的“天境青春版”全场景智慧照明方案,融合SDL智慧光谱和“设计家3.0”服务系统,瞄准年轻家庭对健康、科技感居住体验的需求,标志着其正式切入AI驱动的健康照明时代。这不是简单的灯具升级,而是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生态服务体系。
与此同时,B端业务也稳步推进。作为智慧城市道路照明的先行者,欧普已服务全国130多座城市,智慧路灯控制系统节点超100万个,设备上线率和亮灯率均超过99.5%。这一数据不仅体现技术成熟度,更说明其在政企市场的深度渗透能力。
我始终认为,照明行业的下一阶段竞争不再是价格战或单品比拼,而是系统解决方案和服务能力的较量。欧普在渠道覆盖、品牌认知、研发投入上的长期积累,让它具备了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的基础。虽然短期受地产周期和补贴波动影响业绩承压,但从扣非利润回暖、智能化布局加速来看,拐点正在形成。
当前股价17.40元,跌幅0.57%,成交额不足1750万元,市场情绪偏谨慎。但天风证券仍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逐步回升至8.5亿、9.3亿、10.2亿元,对应PE分别为15.3x、13.9x、12.7x,在消费类建材中具备估值修复空间。只要智能健康战略持续推进,海外市场与商照项目稳步放量,欧普有望走出一条独立于地产周期的增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