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外骨骼机器人概念火爆,翔宇医疗、探路者、振江股份、精工科技等多股表现活跃。
消息面上,“五一”假期期间,安徽黄山、山东泰山、江西武功山等多个景区引入了外骨骼机器人作为登山辅助设备,这一“登山外挂”受到游客青睐。
外骨骼机器人融合了传感、控制、信息、融合、移动计算等技术,为操作者提供一种可穿戴的机械机构。当前市面上的外骨骼机器人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针对特定关节性助力的人体增强类外骨骼机器人,用于增加人的力量,拓展能力上限;另一种则是康复类外骨骼机器人,主要用于医疗康复领域,比如辅助瘫痪病人行走。
据央视新闻报道,泰山景区是全国首批推出“外骨骼机器人”登山助力的景区之一。这款形似“智能登山杖”的机器人不仅能辅助行走、实时监测身体状况,还具备紧急呼救、景点讲解等功能。
这款外骨骼机器人重1.2公斤,采用碳纤维机身与仿生学关节设计,可承受200公斤瞬时拉力。内置的AI系统通过压力传感器与惯性导航模块,能在攀登陡峭的十八盘时自动调节助力强度,续航时间达8小时,为佩戴者节省30%至50%的体力。
泰山文旅合作供应商深圳肯綮科技表示,在“五一”之前,交货时间压力大得难以想象,订单量激增,月产几千台仍供不应求,生产线扩建至5500平方米。
在场景打开的同时,外骨骼机器人C端价格还在不断下探。近日,程天科技推出的2500元消费级外骨骼产品,数百台现货在15秒内售罄。该公司称,现在还有几百人正在排队预订下一批,市场的火爆程度远超预期。
方正证券分析称,外骨骼机器人在多个领域的应用需求增加,商业化进程加快。技术上的持续进步,使得外骨骼机器人的性能显著提升,更加适应多样化的应用场景。从医疗康复到工业辅助,再到养老和户外休闲,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外骨骼机器人的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实现更低的单价,预计市场空间远超千亿元。
A股方面,多家上市公司近期披露了在外骨骼机器人上的布局。
振江股份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海普曼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致力于外骨骼机器人的智能控制算法及仿生学设计的研究。随着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外骨骼机器人所需的通用模块成本大幅降低,子公司产品量产后随着工艺的改进也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翔宇医疗介绍,公司机器人方面在研项目20余项,规划40余项,目前机器人研究项目聚焦“运动、理疗、平衡、评定、护理、脑机接口”六个方向。运动类已出样机10余款,已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1款;便携式外骨骼助行机器人已经进入小批量阶段,预计年底下证,会和VR技术一起融合到天轨、代步类机器人中,提高训练的趣味性。
探路者表示,公司与其他方联合研发的下肢外骨骼采用基于人因功效学的仿生结构设计,集成多模态传感器系统和智能化运动控制算法,最终实现人机交互智能识别,能够自主识别用户的行走、上下台阶、上山下坡等各种人体运动状态,并根据不同的动作模式自动切换助力模式,在确保用户安全的情况下,提供稳定、舒适的助力体验。该智能装备正处于系统化研发阶段,后续将视优化情况决定技术成果商业化落地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