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豪威集团发了个公告,说旗下的绍兴韦豪要出2个亿,认购一个叫“上海元禾璞华私募基金”的份额。这事看起来是笔普通的产业投资,但你要是知道背后的人和事,就知道这水有点深。
这笔钱不算小数目,占整个基金规模10.875亿的18.39%,算是重要LP之一了。但有意思的是,公司特别强调了一点:对这个基金没有决定权、控制权,也没有重大影响。换句话说,就是出钱捧场,不插手具体投什么。按流程,这事连董事会都不用上,总经理办公会就拍板了,说明在他们内部,属于常规动作。
可真就这么简单?看看基金管理人是谁——元禾璞华同芯,核心人物是陈大同。这位老哥来头不小,清华电子工程博士出身,当年是美国豪威科技(OmniVision)的创始人之一。后来这公司被虞仁荣掌舵的韦尔股份(现豪威集团)并购,成了今天这家公司的核心技术底座。可以说,没有当年那波操作,就没有现在的豪威集团。而陈大同,既是创业者,又是投资人,在整个并购过程中都扮演了关键角色。
现在,虞仁荣这边反过来出资支持陈大同的新基金,你说这是纯粹的商业决策吗?我看更像是老朋友之间的一种默契。一个是产业方龙头,一个是深耕半导体投资的老将,这次联手,表面上是设立一只聚焦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等领域的基金,实则可能是新一轮产业布局的开始。
而且你看参与方阵容:上海国投先导、张江浩成、宁波前湾新区国资,再加上元禾控股这种长三角老牌机构。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市场化基金了,更像是产业资本与地方国资联手,借专业团队的手去投一批硬科技项目。方向也很明确——国产替代、自主可控的主赛道,从芯片设计到装备材料,全链条覆盖。
豪威自己最近也挺顺的。2025年上半年营收139.56亿,净利润20.28亿,同比增长近五成。港股二次上市也在推进中。这个时候往外投钱,说明现金流充裕,战略上也有扩张意图。与其自己单打独斗,不如通过基金模式撬动更多资源。
当然,风险提示里写得清楚:周期长、流动性差、管不了项目进展。这些都不是虚的。但话说回来,真正懂行的人,从来不是靠短期套利吃饭的。这种级别的玩家下注,图的也不是明天涨多少,而是未来五年、十年的生态卡位。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