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九洲药业这事儿,有点东西。子公司拿到了甲苯磺酸艾多沙班片的药品注册证书,消息一出,股价直接跳涨5个点,最高冲到21.9块,成交额奔着14亿去了,换手率也干到了7%以上,量比接近2.5,明显是资金在抢筹。这阵仗,说明市场对这个品种还是挺买账的。
艾多沙班这药,不是什么新面孔了,原研是第一三共的Lixiana,属于口服Xa因子抑制剂,主打预防房颤患者的中风和深静脉血栓这些事。现在国内仿制药竞争也不算小,但能拿下批文,至少说明九洲的制剂平台过了审评这一关。公告里提到研发投入1441万,这笔钱砸下去,换来一个化药片剂的上市许可,从CDMO企业的角度看,其实是顺手的事——毕竟他们本身就做CMC开发,顺带把自研或仿制药管线铺开,也算合理利用技术冗余。
不过公司自己也说了,短期内不会对业绩产生重大影响。这话得听进去。九洲的主业始终是CDMO,客户是谁?抗肿瘤、抗病毒、糖尿病这些领域的创新药企。他们真正的增长引擎,是临床Ⅲ期推进到NDA再到商业化放量的项目数量。前两天还有机构调研提到,新工厂产线利用率超预期,关键项目在加速,这才是更值得关注的信号。
有意思的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公司高层刚完成一次代际交接。花轩德彻底退出,两个女儿接手股份,花莉蓉现在是执行董事兼法人。家族企业交棒,往往伴随着战略微调的可能。但目前来看,公司运营还是稳的,葛兰、陆彬这些顶流基金经理三季度还在加仓,社保基金也在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里,说明机构对其基本面没动摇。
另外别忘了,九洲身上贴着“创新药”“CRO”“合成生物”好几个标签,最近政策面又在提“生物医药新质生产力”,情绪上是有支撑的。但医药行业老毛病也在这儿——批文拿到只是起点,后续生产、销售、市场推广能不能跟上,还得看渠道能力和竞争格局。现在说放量,为时尚早。
所以这波上涨,更像是事件驱动叠加机构持仓稳定带来的正反馈。技术平台确实有底子,手性催化、多肽、制剂这几个平台都攒了多年,专利也有一堆,但资本市场最终认的,还是订单和利润兑现。眼下这一张批文,算是锦上添花,还没到改变认知的地步。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