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富龙刚刚扔出两个重磅动作——一边给研发中心“扩容升级”,一边直接掏出超募资金砸向越南项目一期。这步棋,不简单。
根据公司10月29日发布的两则公告,天富龙在同一天披露了两项重要决策:一是调整“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和地点,并新增土地购置计划,投资总额从2.1亿元提升至2.26亿元;二是正式决定使用首次IPO的超募资金6591.44万元,全部投入“越南功能性环保绿色纤维项目(一期)”,实施地点位于越南广南省三岐市,由其全资子公司天富龙(越南)纤维材料有限公司负责推进。
这个越南项目总投资达2.08亿元,虽然超募资金只能覆盖一部分,但公司明确表示差额将用自有资金补足,可见决心不小。项目内容包括建设生产车间、办公楼、生产线等基础设施,预计2026年7月就能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而研发中心的调整,则是新设分公司作为实施主体,同时引入已有丰富再生纤维经验的子公司天富龙科技,意图显然是要集中研发资源、提升技术转化效率。
看到这里,我第一反应是:这家公司正在下一盘内外结合的棋。对外,借东南亚本地化趋势抢占市场先机——那边有丰田、本田等车企布局,下游需求旺盛,原料(废旧纺织品)也充足;对内,则强化自主研发能力,尤其是在环保再生纤维这条赛道上加码技术储备。这两步走,本质上都是在为全球化铺路。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天富龙此次动用的是超募资金,也就是说这笔钱原本不在原定募投计划内,属于“意外之财”。很多企业拿到超募资金后会选择理财或暂时囤着,但天富龙选择立刻投入到海外产能建设中,说明管理层对国际市场的判断已经趋于明确,行动力很强。
从战略角度看,我其实挺看好这个方向。全球涤纶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将突破1690亿美元,而东南亚正是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天富龙作为国内差别化聚酯纤维的领先者,手握153项专利,又有IATF 16949这样的汽车供应链认证,具备出海基础。现在把生产基地前移,不仅能降低运输成本,还能更快响应客户需求,这对绑定国际大客户至关重要。
当然,风险也不能忽视。越南的土地审批、政策稳定性、劳工管理都可能存在变数,项目能否如期投产还得观察。但从整体来看,这次动作逻辑清晰、节奏紧凑,显示出公司在资本运作与产业布局上的成熟度正在提升。
股价方面,今日天富龙微跌0.86%,报收46.05元,成交额1.37亿,市场反应相对平稳。但我认为,这种实质性推进海外布局的动作,长期来看更值得重视。毕竟,真正的竞争力,从来都不是停留在报表里的数字,而是落在异国土地上的厂房和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