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蛋生物刚刚开完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这场原本常规的投资者交流,却透露出不少值得深挖的信息——不是那种“报喜不报忧”的套路式发言,而是实打实地亮出了技术进展、市场突破和费用管控的底牌。尤其是海外业务增速惊人,单季度同比增长近47%,POCT产品在120多个国家持续放量,加上Metis7000流水线进入试制阶段、呼吸道分子检测新品落地,这家公司正在从“小而美”的细分玩家,向国产体外诊断综合方案提供商悄然跃迁。
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他们对海外市场的掌控力。前三季度海外自产常规产品收入达1.24亿元,其中仅POCT条线就贡献了0.99亿元,同比增长超四成。更关键的是,这并非靠低价倾销换来的短期增长——CM系列生化仪、MAGICL系列发光设备已在欧洲和中南美实现批量装机,Metis6000流水线也进入了部分国家的中大型实验室。这意味着基蛋的产品力已经通过了国际高端市场的初步验证。要知道,在IVD领域,仪器出海最难的从来不是销售,而是终端认可与服务体系搭建。而他们现在正用CE、FDA认证+本地化渠道双轮推进,走的是一条可持续的全球化路径。
我始终认为,一家诊断公司的长期价值,不在于某一款爆款试剂,而在于平台延展性和菜单丰富度。基蛋显然也清楚这一点。化学发光注册项目已达109项,覆盖心肌、炎症、肿瘤、传染病等多个赛道,虽然心血管仍是基本盘(占50%),但其他板块已形成有效支撑。尤其在流感季背景下,GN7000和GN7120核酸POCT设备快速铺开,新推出的支原体、衣原体联合检测试剂30分钟出结果,还能常温运输,非常适合基层和急诊场景。这种“设备+试剂”联动的模式,正是拉动试剂上量的核心引擎。
当然,也不能忽视内部管理的变化。前三季度期间费用合计下降11.47%,在研发投入并未收缩的前提下实现控费,说明公司在营销效率和运营数字化上下了真功夫。比如提到的智能费控系统、精准资源投放,都不是口号,而是能直接反映在报表上的执行力体现。
说实话,当前股价表现并不算强势,但我反而觉得,这种“业绩跑赢股价”的错位,或许正是机会所在。当市场还在纠结基层医疗预算压力时,基蛋已经把增长曲线转向了高通量流水线、分子POCT和海外市场。它的转型不是喊出来的,是一步步做出来的。如果你看得懂这种静水流深式的成长逻辑,那现在可能正是重新审视它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