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士创能(603378.SH)今天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股价过山车——开盘跳水,随后强势拉升并触及涨停。这已是其连续第四个交易日大幅波动,此前三个交易日已收获“三连板”。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一场市场传闻与公司澄清之间的激烈博弈。
事情的起因是近期股吧等投资者论坛中,有声音将亚士创能归类为“机器人概念股”,理由是其2024年年报中提及布局人形机器人骨骼材料、皮肤材料及关节零部件等前沿领域,并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云元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受此叙事推动,公司股价在10月24日至28日间连续大涨。然而,就在10月28日晚间,亚士创能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明确否认涉及任何市场热点概念。公司强调,云元光科技尚无实质性业务开展,短期内不会对营收和利润产生贡献。此外,2025年半年报中,“航天航空”等字眼已被剔除,关于机器人的表述也仅限于内部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升级,而非产品或技术输出。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的基本面现实。根据2025年半年报,亚士创能营收同比下滑74.18%,净亏损超1.9亿元。受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影响,重庆、石家庄等多个工厂处于停产状态。与此同时,公司面临严峻的流动性危机:2025年以来被执行金额超8200万元,作为被告的案件近百起,已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银行账户被冻结、资产遭查封、控股股东股份被轮候冻结等情况频发,风险提示密集。
看到这里,我不得不说实话:这波行情,更像是情绪驱动下的投机狂欢,而非价值回归。虽然公司在战略层面提出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但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机器人相关布局仍停留在愿景阶段,缺乏实际落地支撑。而市场却选择性放大了这一预期,忽略了财报中触目惊心的亏损数据和法律风险。
在我看来,亚士创能当前的核心矛盾在于——一边是亟待转型的宏大叙事,另一边却是主业萎缩、债务缠身的残酷现实。投资者或许期待一个“困境反转”的故事,但真正的反转需要的是经营改善和现金流恢复,而不是靠一个尚未开工的子公司来点燃炒作热情。
这次股价剧烈波动,再次提醒我们,在A股市场,信息不对称和情绪传导往往比基本面更快一步。但对于理性的投资者而言,越是热闹的时候,越要冷静审视背后的真相。毕竟,涨停可以一时,业绩才能长久。